摘要 研究美术,不外乎形而上的哲学方法和形而下的科学方法两大类,本文从形而之上的角度,从中国美术的起源到发展再到品评,系统地审视我们的中国传统美术,并强调其中体现出来的哲学意味。
关键词:形而上 中国美术 起源 发展 品评
“美术”从字面就能看到它的包含层面:“美”——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心理需要;“术”——创造美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技巧和物质手段。对“美术”的研究其实就是研究人运用某些物质材料,通过某种表现手段,以作品的形式如何传达出自己的某种精神,那么我们来研究美术之时,通常也是针对“美”与“术”的两种特性来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做工作。古今研究美术,不外乎形而上的哲学方法和形而下的科学方法两大类,而这两类手法通常也是被综合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于是采用形而上的东西多一些,还是形而下的东西多一些会有不同的选择方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今天,我们先姑且放弃美术中形而下的方面,从形而之上的角度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中国美术。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此文中的中国美术是指中国的传统美术,即传统的中国绘画和书法。
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中国美术从发源上来讲就是形而上的,它的发展、壮大、成熟经历过程始终是在哲学的思辨和内省指导下进行,因此我们在认识看待和分析理解中国传统美术时也应当站在形而上的高度来入手,当然这种“心”的高度易造成没有范围的个人理念的任意扩张,所以正确理解中国传统美术还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观察和实践基础上,也就是以形而下的手段来约束,但总的来说,我们要保持和中国美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创作者基本相当的心理范畴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美术作品。
一 《周礼》
中国绘画渊远流长,从无年代记载的原始摩崖岩刻,经历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到夏、商之际已初具规模,西周、春秋时期,绘画的应用已相当广泛。早期的中国美术就是形而上的,强调的是仪礼、伦常的道德含义。
《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道:“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與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请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意思是说:绘画的事,调配五色。象征东方叫做青色,象征南方叫做赤色,象征西方叫做白色,象征北方叫做黑色,象征天叫做玄色,象征地叫做黄色。青与白是顺次排列的两种颜色,赤与黑是顺次排列的两种颜色,玄与黄是顺次排列的两种颜色。青色与赤色相配叫做文,赤色与白色相配叫做章,白色与黑色相配叫做黼,黑色与青色相配叫做黻,五彩具备叫做绣。画土地用黄色,它的形象画作四方形。画天依照四季的变化用色。画火用圆环作为象征,画山用章作为象征,画水用龙作为象征,还画有鸟、兽、蛇等。调配好象征四季的五色的着色部位以使色彩鲜明,叫做技巧。凡绘画,最后才着白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不仅仅是画什么东西,用什么技巧这么简单,而是极其注重这其中的有关礼仪、伦理的色彩观念及其象征性意义,这是和中国传统的朴素的道德观念分不开的,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民间绘画和宗教绘画,这种设色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从我国的朱仙镇、桃花坞、杨柳青木板年画就可见一斑。
二 《周易》
《周易》对中国美术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它的主导思想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朴素地肯定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及在此前提下艺术家进行美的考察、思索和实践问题,即要处理好三方面问题:
1 人的自然生理感官和心理需要、追求的关系;
2 审美中的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3 自然界、感官和心理这三方面之间的高度统一。
整部《周易》中充满了对自然界万物存在、变化、生长的赞美。书中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本文认为,在此“生”不仅仅指生长,更强调的是有生命和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在美术创作中要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某个形象,更重要的是一种含于形象之内但又挣脱出形象的生命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生命力”。康德的“审美理念”与萨特的“自在存在”,都是把超越感觉对象的主体意识视为艺术表现的最高目标,而我们的中国美术从本源上来说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中国美术所谓的“灵动性”指的就是这个“生”字,当我们来品评好的作品时也总是用“栩栩如生”,十分“生动”这样的字眼,一个生字概括了中国美术的精神体现,并指导着中国美术创作的追求理念。
三 老子
提到这一层面我们不免要想到道家思想对中国美术的指导精神,老子的《道德经》中充满了对“道”、“自然”和“一”的追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万物,这里的自然又来源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根源便是一。“一”生于心,要注重人的内心感情和真实感受,做到物我交融合而为一,另一方面就是要涤除附庸,使之单纯化。这其中表明,道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手段,自然才是创作的最高标准,是艺术追求的最高理想,创作中技法好的作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作品,而要做到自然而然,感情的自然流露作品达到浑然天成,以最简单的方式抒发美的感受传达最纯粹的自我。
“五色令人目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色彩传达上也要注重朴素(“见素抱朴”),注重“玄素”的色彩运用,创造单纯又深不可测的艺术境界,所以中国绘画对于墨色和留白、飞白的运用非常重视,更有以单纯的玄、素二色为表达手法的书法艺术。“上善若水”——老子还对水充满了无尽的赞美,指出了它的变化多样,灵活和随和性。
中国书法和绘画处处体现了老子这些思想的指导:首先追求气韵,追求意境,正是物我交融的自然观念的体现,其次,水墨是中国美术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创作媒介和创作手段,注重墨色的的运用和丰富性,注重水的分量和流动性,展现了朴素的色彩理念和水的特殊品质,并以此来展现人的精神境界和灵魂。
四 庄子
“意境”是中国特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形式,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庄子也是道家代表,其思想思路大致和老子相仿,但其更注重“真”——即真性情。这种所谓的真性情的根本是“人性”。另外,庄子的哲学理论有浓郁的美学思想。他的“物我浑化”以及“言意之辨”等哲学思辨思想等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
概括而言,“意境”是强调艺术作品中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为特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富于形而上意味的艺术境界。意境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内容,作为主体审美活动的产物,其发生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从意境审美生成的角度来看,它所涵括的“象外之意”“情景交融”“言外之味”,等等。以我们都很熟悉的唐代画家吴道子为例,他笔下的人物有着“吴带当风”的美誉。之所以會有这样的名号,一个是在说他的表现技法比较卓绝,能够把人物的衣袂动感表现出来,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在表述人们的观后感,也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一种感情呼应,使审美者从精神上有如临风中的代入感。
五 品评
中国美术这种从形而上出发的特征不仅体现在上述指导创作的理论当中,也体现在对美术作品的品评上:中国人注重人品,对于美术作品有“人品高则画品高”之说,虽然这种说法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角度来解释有很大的不合理性,但这也算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特征。在这里,“人品”是包含着儒家的仁义道德,还有道家的人格精神等以及个人的才情、学问、思想等的综合体现;“画品”指的是美术作品的技法及艺术水准的高低。
虽然说人的品格与品性从根源上讲与绘画技法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是在中国传统美术的品评上,却比较注重创作主体的这一精神特征,也就是说,比较注重其形而上的东西,所以才有了“心不正则笔不端”之说。如魏晋绘画品评理论的核心是“才性论”,姚最在《续画品·序》中用大量笔墨论述了“才”与“学”的区别。“才”指的是“才性”与“才情”,“学”指的是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与技巧,他对画家的品评中突出强调了“才”的作用,而把“学”放在了次要位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艺术家和美术作品,我们更看中的是凌驾于其技巧性的思想性。
张彦远提出的品评标准是“发乎天然”,强调一种不刻意、不造作的才情体现;黄休复提出“天纵其能,情高格逸”的“逸格”论,“简”、“淡”、“清”、“远”,是其在“逸格”理论中的“逸”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充分表现出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并将这些特征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
明清时期的品评主要是针对书画风格,绘画品评著作在宋代以后逐渐减少,明代虽有复兴,其体例却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时期在品评美术作品时已经无意于品评高下优劣之分,而是倾向对笔法与风格的分析与品评,这就开始偏重于形而下的科学技法性研究了,尤其到清晚期为甚,这种取代形而上而更重视形而下的研究方法及品评手法,其实也就预示着中国传统美术在这一时期走了下坡路。
六 结语
综上可见,中国美术从其发端到发展,延续至品评手法,都非常注重形而上的哲学思辨主导,强调其伦理与道德,注重人的内心及精神层面的领悟与感受。有人说,21世纪是审美爆炸的世纪,是思想与艺术大解放的世纪,在当下的这个时代,我们更多的是从物质经济效益来看待美术作品,来创造美术作品。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绝对,甚至有些偏激,但是也确实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看法,而当他们在衡量那些中国传统美术的瑰宝时,可能也是打上了价格的标签来测定其价值,这其实是一种商品社会下审美的副作用。我们在看待与研究中国美术时,不能一味地注重其技术性层面,更不应该深陷于其价格层面,而应该站在一种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打开心灵,做到“物我浑化”。正如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中所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 韩雪松:《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理论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4] 闵建蜀:《易经解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5] 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 常娟:《试论庄子自然美学思想对“意境”理论的启发》,《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
(张婷,郑州大学建筑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