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赎罪》谈麦克尤恩对“误读”的焦虑

2014-06-30 12:40吴芳
作家·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误读赎罪真实

吴芳

摘要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因其“真实”与“虚构”并存,以及“多主义”特征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通过对小说多层面的“误读”进行分析,例如:读者对小说前三部分“终结感觉”的“误读”、小说中的人们对罗比的“误读”、读者对小说结局的“误读”等,从对小说“终结”的“误读”、布里奥妮“误读”的真实、“认同”导致的“误读”三个层面来阐释麦克尤恩笔下的真实与“误读”的真实,反映了作者对“误读”的焦虑。本文对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的“误读”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關键词:《赎罪》 误读 真实

《赎罪》这部小说是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极具争议的一部作品,小说中“真实”与“虚构”并存,在这其中作者又运用了“元小说”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小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等多种主义特征。这种多主义特征的写作方式是对当时创作背景多样性与复杂性的一个完美诠释,单一的写作模式并不能将作者在小说中所要传达的时代背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写作模式的多主义融合也使读者对这部小说的真实及误读进行挖掘。这部作品中的误读与真实是在多个层面进行交织的,小说的主人公布里奥妮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布里奥妮通过撰写舞台剧,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不真实的剧本,通过对舞台剧美好结局的诠释向姐姐和罗比的“赎罪”,她对读者进行不断地误导,致使其所得到的真实一再被否定。本文对这部小说的误读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透过这些分析,本文认为“误读”一方面,是在作品中主人公即“隐含作者”引导下的误读;另一方面,是在读者以及作品中人物认可之下的误读,后者不仅传达了小说作者对于“误读”的焦虑,也反映了其对“误读”的警示。

一 对小说“终结”的误读

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分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布里奥妮一家在英国的乡下过着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唯美的乡村环境,青涩甜蜜的爱情,这样的美好让读者在最初就领略到小说的“终结感觉”,但是随之而来的冲突与误会却逐渐将小说引入高潮。作者在小说接下来两个部分的写作中,并没有通过宏大的叙事来寄托个人情感,而是将笔墨着重于战争中挣扎的普通人,通过个人感受展现战争的残酷。小说中没有一处是描写英国举国上下对抗德国的宏大场面,作者选取了对敦刻尔克的溃败进行描写,刻画了战争中的普通人物,干枯的灌木、孤零零的残肢……那场景悲凉至极、惨不忍睹,这样的刻画越发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中人们强烈的求生欲望。透过布里奥妮在医院的经历,作者重现历史,通过对现实的描写,体现作者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这部分也将现实主义叙述一直推崇的“逼真”效果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小说在第三部分结尾写到布里奥妮去拜访赛西莉亚,她要向姐姐赎罪,弥补其年少无知犯下的错误,如果以这作为故事的结局也合情合理,读者所期待的美好的结局——罗比与姐姐“有情人终成眷属”,布里奥妮得以赎罪——也在这里呈现,读者也愿意相信这样的结局,因为一直有个“隐含作者”在误导我们,在他一步一步的误导之下,小说“终结”的感觉被逐步营造出来。

但是,我们发现结局却不止于此,主干叙述后面的尾声长达二十多页,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布里奥妮的自述,通过这段自述读者得知前文所陈述的罗比和赛西莉亚“有情人终成眷属”并非真实,却是布里奥妮在其舞台剧中的杜撰,这只是她历经多年完成的一部小说,现实中姐姐和罗比已经离开人世,舞台剧中的美好结局是她的期望,也是她对姐姐和罗比的“赎罪”。那么,读者不禁要问到底何为“真实”?

二 布里奥妮“误读”的真实

在对我们所经历的事情进行定论时,人们往往通过对以往经验的类比简单地对个体事件进行诠释,在建立个体事件与以往经验的关联过程中,便产生了“误读”。在阅读某部作品之前,读者通过过往的阅读或者生活阅历,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种对人生、世界、价值的理解会无形中影响对作品的解读,读者会将所读的作品与脑海中的其它作品进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关联,这样就会推导出所阅读作品的主旨或者形式,当然这种主旨或者形式极为常见,那么“误读”由此产生。在《赎罪》这部作品中,主人公误读的真实也是按照上述过程产生的。

简·奥斯丁一直是麦克尤恩崇拜的小说家,他多年来一直想写一部能向前辈致敬的小说,《赎罪》完成了他的心愿,他将其称为“我的奥斯丁小说”。在《赎罪》的开篇,作者引用了奥斯丁《诺桑觉寺》的卷首语,非常巧妙地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期待,也阻碍了读者的创造性阅读,对读者的阅读思路进行了有效地“误读”。这种直接引用卷首语的方式,是最为直接的互文。卷首语在整个行文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一般来讲,它暗示着文本的产生途径。《诺桑觉寺》中的主人公深受哥特小说的影响,因此在主人公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恐怖的、可疑的。《赎罪》的卷首语也是带有极强暗示性的,揭示了《赎罪》这部小说的基调,此处巧妙地为布里奥妮误读的真实进行了铺垫。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个共同的嗜好就是爱好文学,并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赎罪》中,布里奥妮把自己禁锢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这点同《诺桑觉寺》中主人公总是设想某个无辜的人是罪犯是相似的。布里奥妮将文学中的场景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她套用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模式,赋予她所看到的场景以意义,将其在文学作品中阅读到的角色强加给显示生活中的人。这同她写的情景剧一样,她让生活也按照自己所想象的方式发展。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布里奥妮去向姐姐承认错误的时候,受到了罗比非常愤怒并且严厉地质问。《诺桑觉寺》中也有将军质问莫兰的场景,这与罗比对布里奥妮的质问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赎罪》中,布里奥妮多次强调眼见才能为实,但是她所谓的“实”又是受到其“思”所左右的,这样的“实”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实”。小说中有这样一处描写,布里奥妮看到一个背影酷似罗比的人,就说认为强奸者就是罗比,她只是通过对罗比的认识和自己笔下情景剧的剧情需要,对其所见赋予新的意义,她眼中的真实是混入了很多想象的成分。卷首语互文的运用向读者暗示了,布里奥妮所认为的“真实”夹杂着很多自己的想象,并非是“真实”,那么读者自然不会相信她所谓的真实,但是却会为真实迷惑不解,不禁要问,主人公所误读的真实意义所在?读者误读的原因何在?

三 “认同”导致的误读

麦克尤恩所诠释的误读在不同的层面进行交织。小说中的“误读”主线是布里奥妮误读罗比,但从实际上来看,并不是只有布里奥妮一人产生了误读,小说中产生的误读有:其他人对罗比产生误读、布里奥妮引导读者产生误读、读者对布里奥妮小说结局的误读。小说中,罗比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迫害布里奥妮姐姐的罪犯,这是因为他出身贫寒,地位低微,人们的偏见导致了真正的坏人马歇尔的逃脱,因为他地位显赫,名校毕业,因此,人们不自觉地对他产生了“同情认同”,这种“同情认同”导致了人们对罗比的误读。这种由于“认同”导致的误读还体现在主人公自己身上,身为主人的布里奥妮的地位及家庭背景明显高于身为奴仆的罗比,而且她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人们都认为她没有必要去撒谎诬陷罗比。

还有一种是由于“对立认同”导致的误读,小说中布里奥妮的姐姐认为罗比入狱是自己的家人所为,因此对家人一直耿耿于怀,在她看来导致自己和罗比结局的并非是妹妹一人,而是“他们”共同酿下的苦果,是“他们”没有将罗比放在与“他们”平等的地位上来衡量其行为,而是把罗比放在了“对立面”,这就产生了由于“对立认同”导致的误读。“对立认同”指的是双方具有共同的对立面,这个共同对立“人”或者“物”的存在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一种联合,在认识上达成某种“认同”。小说中的“他们”之所以相信布里奥妮所说的罗比就是迫害她姐姐的坏人,就是因为这些人把罗比放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在传统小说的写作中,作者是可以决定一切的上帝,他决定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麦克尤恩不拘泥于这种写作方式,这点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小说的最后,布里奥妮的作品《赎罪》问世,她直言不讳其小说的虚构性,她说现实中姐姐和罗比都死于战争中,她没来得及向他们道歉,姐姐和罗比也没能在一起,因此,她只有寄希望于她的小说,在小说中给予姐姐和罗比团圆的结局。麦克尤恩在小说的最后让故事的主人公站出来告诉读者“真实”的结局。布里奥妮在其小说中创造的美好结局是其赎罪和疗伤的一种方式。

不管是“同情认同”还是“对立认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物或者事物的态度是明确的,之后所采取的行动也是有意识的。读者对小说中罗比和姐姐的死亡是否会产生误读?此处,必须引入“误同”来解释。“误同”也是一种对外界的认同方式,但是这种认同是不正确、无意识的。诚然,读者从布里奥妮最后的自述中得知了罗比和姐姐早已死亡。小说中这样写:“可是现在我真的不再觉得……事实到底有何意义。”从中可知,对于姐姐和罗比的死亡这个事实,布里奥妮在竭力说服自己和读者。年少的布里奥妮错了,她眼中的“真实”是虚幻的舞台剧,并非现实。读者也错了,他们被误导了真实。对于罗比的误读,小说中的人们采取的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对故事结局的误读,现实中的读者采取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误同”认同方式,是被误导的。布里奥妮在小说的最后一段这样说:“我深深觉得,让我小说中……是对遗忘和绝望的抗衡”。这句话集中反映了作者对误读的警示和焦虑,也体现了人类在无奈中挣扎的生存状态。

四 结语

麦克尤恩在小说的结尾发出了对“误读”的焦虑和警示,这种警示不是在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文学作品没有预见作用,他实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读者对这一价值的判断应该有自己的准绳。毫无疑问,小说中布里奥妮“赎罪”的方式并不能令所有的读者满意,但是读者却能从中获得警示。文学作品并不能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现成的答案,更不能提供像小说中主人公所寻到的那种确定指引,它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对生存的诠释方式,这种方式及其具有说服力。在阅读某部作品之前或者过程中,读者往往会在心里形成一种期许或者定论,这种期许或者定论会无形中影响对读者接下来对作品的解讀,读者会将所读的作品与脑海中的其它作品进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关联,这样就会推导出所阅读作品的主旨或者形式,“误读”也由此产生。年少的布里奥妮的“误读”导致了姐姐和罗比的悲惨人生,读者早已形成的阅读习惯又造成了对小说多方面的“误读”,在“真正”的真实与“误读”的真实之间困惑不已。《赎罪》是麦克尤恩在警示读者“误读”的危险,这部小说堪称“误读”的范例。

猜你喜欢
误读赎罪真实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例谈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修辞译法的影响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