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视阈下的《老人与海》浅析当代大学生生态观

2014-06-28 02:58:59戴新蕾季美洁
考试周刊 2014年17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老人与海生态文明建设

戴新蕾 季美洁

摘 要: 《老人与海》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是当代大学生必读文学类书目之一。本文从生态批判角度解读该作品中表现出的生态意识,旨在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作为祖国新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观对国家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影响。本文在研究《老人与海》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旨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 《老人与海》 生态意识 大学生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指出:“如果说女权主义批评从性意识角度考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批评把生产、经济、阶级的意识纳入文本阅读,那么,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1]随着生态批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研究者从生态批评角度重新解读,旨在通过其中的生态意识,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老人与海》作为探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被学者广泛地解读。

在2000年以前的半个世纪里,研究者较多地关注《老人与海》中表现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悲剧意识和冰山理论等,但从生态意识角度研究《老人与海》的却很少。新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空前的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遏制危机,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如今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者将研究视点集中到生态批判上。很多文学作品的研究对当代人和后人都起到了启发与指引的作用,《老人与海》是当代大学生必读外文文学书目之一,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为祖国新的希望和新的活力,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观对国家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在研究《老人与海》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旨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并对《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对比研究。

二、《老人与海》的生态意识的解读

1.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生态意识打破了以往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改为以人为中心[2]。苏联学者Э.В.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意识的主题是人和社会,它的客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全球村”意识,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是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公民,生态保护是全人类的公共利益[3]。

本文将从老人艰苦朴素生活、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及老人对人类行为的思考三个方面来解读《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2.《老人与海》的生态意识的解读

(1)生活艰苦朴素

桑提亚哥是一位生活艰苦朴素的老人,桑提亚哥小船上的船帆用面粉袋打着补丁,卷起的时候,就像一面象征永远失败的旗帜。他的衬衫已经补过许多次,就像他的帆一样,补丁也被太阳晒得褪成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桑提亚哥住的小屋是用大椰子树上被称做“海鸟粪”的坚硬的苞壳做成的,屋里的摆设也很简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泥地上还有一块可以用煤炭煮饭的地方。桑提亚哥的枕头是老人把长裤卷成一圈,再塞些报纸进去做成的,睡在用剩下的旧报纸垫着的弹簧床上。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老人无论是衣着还是住所都很简陋,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简单朴素生活的描写,表达出对简单节约的生活的推崇。

(2)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桑提亚哥对大自然抱有热爱和敬畏之情。有些人把大海当成一个竞争对手,或是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仇敌。但是老人总是把她当做女性,她可以给予人类很大的恩宠,也可以不给予,如果她做出粗鲁的、狠毒的事,那是因为她无法自我控制,这表现出对大海深深的热爱之情。桑提亚哥很喜爱飞鱼,把它们当成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他会替鸟儿烦恼,特别是那些纤小的黑色燕鸥,它们四处飞翔,寻寻觅觅却一无所获,所以他同情那些鸟类,他觉得它们在浩瀚的大海中太渺小柔弱了。他把风和大马林鱼当成自己的朋友,把鸟儿和大马林鱼当成自己的兄弟,并且认为大马林鱼比人类高贵,也比人类有本事。桑提亚哥视鸟儿和鱼等大自然中的生物与人类平等,并与他们进行对话。桑提亚哥对鸟儿说:“小鸟啊!假如你不愿意走,那么就在我家住下吧!我很抱歉,虽然现在微风已经吹起,但是我无法扯起帆来,因为,我正陪着一位朋友呢。”[4](P64-65)。桑提亚哥对鱼说:“鱼呀!我爱你而且非常敬重你。”“鱼啊,你现在觉得疼了,只有上帝晓得,我也和你一样。”“我不应该出海这么远,鱼啊!对你、我来说都不应该。鱼啊!我实在很抱歉。”[4](P62)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把自己置于生物圈中,把自己与大自然中的非人类生物都置于平等地位。这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的生态主义意识,鼓励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对人类行为的思考

在故事中,桑提亚哥曾不止一次地替遭到人类残害的生物感到难过、痛心。“他只是替所有的海龟觉得难过,就连那些长得和船一样长……大多数人对海龟很残酷”,“我不了解人类为何要捕杀,靠海为生,还得杀害我们的兄弟,心底实在够难受的了”。老人的罪恶感在杀大马林鱼的时候得到了升华,“也许杀害这条大鱼本身就是罪恶。我想,应该是的,即使我杀它是为了生存,为了让许多人有鱼肉吃”[4]。(P78)最后,桑提亚哥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捕获的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鱼头、鱼尾和鱼骨骸。在故事中,马林鱼象征自然被征服的一面,鲨鱼则象征自然摧毁性的一面,人类为杀死马林鱼、征服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桑提亚哥反复说:“我真后悔自己出海太远,我把你我都毁了。”[4](P143)他把这一切归为出海太远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由于想证明自己的能耐而出海太远,侵犯了大自然,从而引来了大自然的报复,由此看到老人深深的忏悔。并且最后老人终于明白他被打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他深深地意识到了违背自然的结果就是被自然报复、被打败。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时间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以后都有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消除。”[5]如果人类能够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分清人类与自然的界限,恰当地把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就在所难免。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解读

《老人与海》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是当代大学生必读文学类书目之一,大部分大学生都熟知此经典,并且对文本传达的生态意识并不陌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大学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集中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调查表明,他们的生态意识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大学生生态观的问卷调查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进行,涵盖大一到大四各个专业的学生,共发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在人与动物及环境的关系上,很多大学生所持的观点多为正面,对目前环境生态状况感到担忧。由表1可以看出,85%的大学生对物种灭绝表示担忧,并会由此想到动物保护及人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15%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并不缺乏关注生态的热情,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生态问题不关心。由表2可以看出,在对待人与动物的关系上,37%的大学生认为动物和人是平等的,44%的大学生认为应当尊重动物,4%的大学生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人与动物的态度上,大学生的认知普遍较高,只有少部分人存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由表3可以看出,50%的大学生支持平衡发展论,36%的大学生支持环境优先论,4%的大学生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态理念具有历史眼光、全球意识和前瞻性。由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观具有足够大的包容力,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且只有靠大学生的这种能够同时包容和接纳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合理形态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理性的环保理念来引领大众的生态意识,我们的环保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由表4可以看出,42%的大学生知道植树节是哪天,58%的大学生不知道植树节是哪天或对此印象模糊。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连一般的植树节这种常识都缺乏了解。由表5可以看出,71%的大学生有在自家庭院中种花种草、绿化环境的想法,但是只有35%的大学生真正付诸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关注环境生态的热情,尤其是与身边息息相关的,但是没有参与环保的实际行动,仅仅停留在盼望观望的阶段,虽说他们愿意做一些小事换取身边环境质量的改善,但缺乏对环保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四、结语

读者可以从《老人与海》中得出这样的启示:在物欲膨胀的社会,更不应该利欲熏心,而应该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人类应视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为朋友,将它们与人类置于同等位置。人类不应该以征服自然为代价来证明自我、实现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征服自然”[6]。人注定斗不过自然,征服自然的后果只会是人遭到自然的报复。

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分析可知,大部分大学生在消费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持观点多为正面,但是能真正付诸行动的很少。很多大学生虽提倡绿色消费,却追求物质享受。很多大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担忧,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改变现状。因而对于大学生环保实际行动较少的问题,应采取应对措施,学校应积极开展大学校园生态意识教育,把生态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树立自觉生态意识,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开展有关生态环保的课外活动。只有大学生具备高瞻远瞩的环保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Glotfelty,C.&Fromm,H.(Eds.).1996.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M].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P.xviii.

[2]王静.欧美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6):38-40.

[3]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J]. 生态学杂志,1991(4): 68-71.

[4]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64-65,62,78,143.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陈先达(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老人与海生态文明建设
《老人与海》(节选)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38:19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6:32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