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21)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轴系校中出现问题有船体变形、轴系振动、支座刚度不够等原因[1],更重要的原因是轴承间距选取不当,轴系布置不合理。本文以38 000 DWT杂货船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分析轴系布置方案。
38 000DWT杂货船主要参数如下。总长为179.90 m;垂线间长176.85 m;型深15.20 m;型宽30.00 m;设计吃水9.5 m;结构吃水10.60 m;结构吃水时载重量37 400 t;服务航速14.0 kn;主机型号为WARTSILA 6RT-flex48T-D低速柴油机;SMCR功率/转速为6 120 kW/102 r·min;螺旋桨为4叶定距螺旋桨;直径6 m;质量13 166.4 kg,主机与螺旋桨之间通过一根中间轴和一根艉轴相连接。有艉管前轴承和无艉管前轴承轴系布置方案见图1。
以螺旋桨末端为坐标原点O,取轴系的理论中心线为X轴,正向指向船艏;过原点垂直X轴向上作为Y轴正向,按照右手法则垂直X0Y平面指向右舷为Z轴;这样由X轴和Y轴组成XOY平面为竖直平面,由X轴和Z轴组成XOZ平面为水平平面[2]。见图2。
将推进轴系看作为放置在刚性铰支上的连续梁,梁的长度由螺旋桨导流帽的最前端开始,至主机自由端前端面止。在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集中载荷和外加力偶等,边界条件为自由端[3]。
根据轴系结构将轴系各轴承支撑点处、轴上集中载荷作用点处、轴截面参数有突变处及其它指定的截面作为计算截面,并从原点处向X轴正方向顺序编号,计算各截面的挠度、转角、弯矩和剪力等状态参数。按照主机厂瓦锡兰WARTSILA轴系校中计算程序分别计算两种方案中冷态、热态、SMCR工况点下的轴承负荷、垂向位移等参数。两种方案的计算模型见图3。
1)冷态轴承负荷。冷态轴承负荷见图4。
方案(一)有前轴承时,中间轴承只承载少量负荷32 kN,而艉管前轴承承载了42 kN的负荷,这样会加剧前轴承的磨损,使艉轴前密封工况变得恶劣。
方案(二)无前轴承时,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中间轴承负荷增大,但仍在许用负荷范围之内。
2)冷态垂向位移。冷态垂向位移见图5。
由图5可见,方案(一)有前轴承时轴系弯曲变化幅度大,特别是在主机各主轴承处,位移变化呈现前端小末端大的现象。这样主机各缸的拐档差加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加剧主轴承的磨损。而方案(二)主机主轴承处的垂向位移趋向水平。
3)热态轴承负荷。热态轴承负荷见图6。
由图6可见,同冷态下的工况基本相同,方案(一)有前轴承时中间轴承负荷过小,而艉管前轴承负荷大。
4)SMCR工况点下轴承负荷。
SMCR工况点下轴承负荷见图7。
图3 两种轴系模型对比表
图4 冷态轴承负荷
图5 冷态垂向位移
图6 热态轴承负荷
图8 SMCR工况点下垂向位移
由图7可以明显看出在SMCR工况下,方案(一)有前轴承时中间轴承已经近乎失载。而艉管前轴承负荷高达110 kN。而方案(二)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5)SMCR工况点下垂向位移。SMCR工况点下垂向位移见图8。
由图8可见,SMCR工况下的垂向位移跟冷态下的情况基本相同,方案(一)主机主轴承的垂向位移变化幅度大,各缸拐档差会变大。
6)开轴垂向位移。开轴垂向位移见图9。
图9 开轴垂向位移
从图9可以看出,方案(一)有前轴承时开轴垂向位移出现跳跃式变化,这样会加大轴系安装校中时的难度;主轴承处垂向位移不一致会增加曲轴拐档变化。
可以看出,在冷态和热态工况点下艉管前轴承和中间轴承的支反力较小,而且负荷分别很不均匀,如在SMCR工况点下艉管前轴承负荷高达110 kN,而中间轴承负荷只有1 kN。另外,在冷态和热态工况点下,艉管前轴承和中间轴承只是承载较小的负荷; 同时主机各主轴承的垂向位移很不均匀,靠近艉部轴承位移大而前端轴承移位小,这样会造成主机各轴承负荷分布不均,给实际校中增加难度。
取消艉管前轴承,艉管后轴承的静态负荷和热态负荷几乎没有增加,只中间轴承负荷约增加30 kN。但是,在SMCR工况点下中间轴承负荷增加到79 kN,明显比有艉管前轴承时轴承负荷分布更均匀。在各种工况下的主机各轴承的垂向位移也更加趋向一致,轴承负荷也更加均匀。
1)未取消艉管前轴承时,在冷态和热态工况下艉管前轴承和中间轴承承载较小负荷,而且在SMCR工况点下中间轴承失载,而艉管前轴承负荷较大;这样会加剧轴承磨损使艉轴前密封变得更加恶劣;主机各主轴承的垂向位移很不均匀,主机各轴承负荷分布不均,易造成主机轴承磨损。
2)取消艉管前轴承、调整中间轴承位置后,冷态、热态和SMCR工况点下轴承负荷分配均匀,都在许用的范围之内;而且主机各轴承垂向位移趋向一致,曲轴拐档变化小。
3)对于短轴系船舶,应根据各轴承负荷承载情况,合理设计轴承的数量和位置。取消艉管前轴承后,轴承之间的间距更加合理,各轴承动态负荷更加趋向均匀。而且,取消艉管前轴承后,轴承间距比较大,轴承间距增加提升了轴系柔顺性,有利于降低船体变形对轴承负荷的影响。
[1] 宫国玺.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计算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2]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CB*/Z 338—2005船舶推进轴系校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温玉奎.57 300 DWT散货船轴系校中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