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墨煜
肮脏的学位和著作
文_墨煜
媒体报道,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总是将自己塑造成“学者型官员”,他身上一直交织着官学利益勾连的魅影。
其实,有“学者型官员”欲望的何止季建业一人?远的不说,仅已经落马的副部级贪官中就有好几位博士,不然孟学农就不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猛烈抨击一些官员的读博、出书现象。只是炫目的博士帽可以助力于他们升迁,却未能拯救他们的堕落和沉沦。
是否为“学者型官员”,学历和著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在行政用权时是否有“学”,其“学”可否“经世致用”;在待人接物时是否有“学者”的儒雅气度、君子作风。若季建业果真有几许“学者型”气质,南京市民也不会称他“季挖挖”。
社会飞速发展,官员面临着“能力不足”的问题,读博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前提是须诚心向“学”,方能学有所成。在读博的官员中也确有一些“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读书”,行政为学两不误的修成正果者。然此风一滥,诟病也多,原因在于某些官员对博士帽趋之若鹜,对出书普遍眼热,花了国家的真金实银,换来的却是徒有其表的学位和垃圾书籍。实实在在的名不副实。
在一个权力至上、功利浮躁的社会,以权力谋求功利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权力可以勾兑成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包括“博士”“著作”。只是获取轻松竟如探囊取物,近乎泛滥,便大大贬值了。事实上,社会早已对那无“学”的博士、无“术”的著作嗤之以鼻,且随着贪官落马,光耀其身的博士帽和“著作”也变得分文不值,恐怕作盛溺覆瓮之用,亦是多余了。
“博士”“著作”一旦被权力污染了,也就变成了权学交媾的怪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主张“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虑,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他主张“绝学无忧”。很多人读老子都难理解这位饱学之士何以要弃“智”绝“学”,以为他是在捣鼓愚民政策。其实对照官员读博所向之“学”,才觉得老子用心良苦:这类忽悠者自古就有,当代更甚,稍不留神,这种伎俩就会被“发扬光大”,赶超古人。难怪老子作惊人之语。
欺世盗名者固然可恶,但仅仅把板子打在官员一方,不免有失公允。没有授予者,焉有获得者?没有操刀者,焉能署名出版?这种交易的背后显然有一种利益链条在驱动,甚至交媾是在一方“主动献身”之下进行的,不然那些“国贼禄蠹”何以在得学位、出书籍时过关斩将,畅行无阻,甚至无须自己劳神费力?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一语道破天机:“前南京市长季建业在苏州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学位论文为教授代笔,他本人甚至未参加论文答辩。过去人们诟病政府要人读博士是走过场,季建业干脆连过场也懒得走。这不是高官到大学‘混文凭’,而是大学向高官‘进贡文凭’。季建业博士一毕业便在中国人民大学做博士后,第二年很快承接国务院‘重点科研项目’,他的人大博士后出站报告被专家评为‘视野广阔,观点新颖,具有针对性、创新性’。苏州大学的前身是东吴大学,与台湾的东吴大学是姊妹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更是我国的著名学府,一个历史悠久,一个根正苗红。作为社会象牙塔的大学竟然如此肮脏,大学里的博士生导师竟然如此堕落。如此卑微地向权贵献上文凭,与一个妓女给嫖客献上肉体有什么两样?把这样的大学博导和妓女扯在一起真是玷污了妓女的‘一世英名’。如果了解到有些专家教授是多么龌龊,我敢肯定妓女羞与这些家伙为伍。”话虽说得刺耳,但实质就是如此。
肮脏交易下产生的肮脏“学位”和“著作”令人唾弃,但仅把焦点对准那些欺世盗名者还不够,最好还顺带捎上那些穿插其中的所谓“教授”“博导”,让掮客们现一下身,留几个影,以作当世之羞,作警世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