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春,窦秉慈
(淮南师范学院 政法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受新一轮高校专业调整影响最大的是各个地方的应用型高校,涉及到众多新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相关课程的整合优化及专业大类的专业基础课平台的构筑。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高校专业教师必须及时提升自己教学与科研的适应性,调整和改革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的专业调整。针对此问题,笔者带领课题组进行了调查,通过深入的系统分析,总结出一些困扰应用型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提升教师适应性的深层次难点问题,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双师型”教师一般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相关教学工作;二是“双能力论”,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
众多地方应用型高校自2000年扩招以来,开设了一大批应用型专业。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为例:2000年升本时专业不足15个,几乎全是基础性学科专业;到2013年,本科专业已接近60个,新开设的几乎全是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后,还必须经过扎实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方可完成学业。但是不论哪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同时具备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重能力。通过课题组的调查,目前某些专业如建筑、法律、会计等稍好,而绝大部分应用型专业教师仅能勉强满足所谓的“双素质型”,而“双职称型”则寥寥无几,更谈不上成为“双融合型”的优秀“双师”了。
教学是高校全部工作的中心,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专业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当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仓促上马后,教师的不适应性已经显现出来。这些教师多受教于原有传统专业,他们多年来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教学领域往往固定于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面对一个甚至几个崭新的应用型新专业,一个适应转变期是必须的,在适应期内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不会高于其原授课程,甚至其教学评价会非常低。以某地方高校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该学院是顺应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成立的,迄今不足10年发展历史,其师资来源于该校传统理科专业教师和逐步引进的硕士、博士。学院以开设应用型强的工科专业为办学导向,截止2013年3月,设有5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500人,拥有教师40多人。迅速的专业更新和学生的扩张一度使得该学院的教师难以适应:一方面是原有教师对大量新专业、新课程的陌生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一方面是新引进的硕士、博士因未经过教师的职业训练而仓促走上讲台导致教学质量低迷。尽管学院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专业、新课程,也的确很见成效,但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以该高校教务处公布的全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不及格情况统计分析来看,涉及到该学院教师授课的相关专业如下所示:
这里不排除学生厌学、试卷偏难等因素,但是如此大比例的不及格率显然与教师教学质量不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着直接联系。据教务处学生评教统计,近几年该学院教师的学生评教得分一直不高。
课程名称考试人数不及格人数不及格率全院排名(倒数)模拟电子线路763039.5%3大学物理2812632.1%4工程力学982121.4%13数字电子线路761621.1%14信号与系统921819.6%17
(注:本表内容来源于教务处评教系统,真实有效。)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双重任务,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两者并重是人所共知的。自从1809年创办柏林大学的威廉·冯·洪堡首先提出大学教授不仅是而且应当是学者和研究者的观点起,他的这一高教模式便在世界各国传播开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出现了“重研究轻教学”的现象,就连美国文科学院这样声称教学第一的院校,教师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而不是书教得好——才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这种看法。许多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当中,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以至于我国教育部规定“教授必须要给本科生上课”。但是,我国现行高校职称评定依然较少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副教授与教授的职称评定过程来说,首先要求的就是高级别的科研课题与研究论文,并必须保证数量与质量,否则基本就与评职称无缘了。在科研成果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衡量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研课题与文章等。
在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也面临着这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教学与科研难以并重。如前文所述,在新专业、新课程教学任务极其繁重的压力面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尽快地进入角色,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他们必须将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来备课,同时还要上好实践教学课,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与实习,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等。如果不这样,则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评教分数低、同行评教差、教学考核等级下降,进而影响职称评定。例如我们调查某高校几位法学专业教师,他们已经评上讲师近10年了,年均带课700-800节,是学校教师年均课时量的2倍多,课余时间经常带领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多次获得教学考核优秀。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搞科研,以至每次评职称皆因科研不达标而“望洋兴叹”。
应用型高校还没有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职评和晋级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少有力的政策导向,严重制约了优秀“双师型”教师的形成。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必须走产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必须与先进技术、现代管理和社会实际发展紧密结合。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并没有制定有力的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得专业教师不太重视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另外,不论是校内评优,还是职务评聘,绝大多数高校目前还都只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同行对教师的评价,尤其注重学术成果,却轻视了实践环节的经历和工作成效。
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企业不欢迎高校教师到企事业内调研、锻炼。一些单位虽然接受了少数教师到其内部挂职锻炼,但是大都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之上,关键技术、重要岗位和整个生产过程也不愿对教师开放;即便接受挂职锻炼,许多也是流于形式,真正深入进去的极少。这种人为地把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实际隔离开来,使得产教结合不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缺少社会实践和先进技术的支撑。
“重研究轻教学”的做法只会使高等教育陷入误区和困境,根本解决要靠切实可行的教学科研体制改革,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并重找到合适的桥梁。目前大多数的科研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科研工作为教学服务的观念依旧比较淡薄,对教学内容考虑太少。有些科研成果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性尚待证明,难以纳入教学,学生也难以通过科研工作锻炼动手操作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而传统的职称评定一贯是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指挥棒”下,高校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无法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更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显然,这样的高等教育是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的。因此,高等学校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高等学校进行的改革措施。例如,许多学校在讲师和副教授队伍中实行择优和分流,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型和专任教学型两类,进而在职称评聘中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这种方式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比较适用的。又如某大学化工学院几年前进行了教学科研体制改革。化工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化工研究院,实行“两院制管理”,即实行“院管科研、系管教学”的模式,教师积极性得到了增强,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高。也许化工学院的改革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尝试。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当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搞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高校也必须为专业结构调整压力下教师的转型提供合理的制度保证和工作平台。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充分提高教师在思想观念、理论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适应性,顺应时代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尽快适应专业结构调整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颖,贾永英.新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
[2]吴薇.建构教师终身学习新体制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3]刘如正.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衡水学院学报,2010,(3).
[4]朱士中.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