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2014-06-21 09:58陈小梅
山东青年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题复习综合能力课程标准

陈小梅

摘 要:

专题复习是高考生物总复习的最常用方法,是单元复习的升华和深入。该阶段复习的核心目标就是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搞好专题复习,适应当今出新题、出活题、用知识考能力的高考要求,做到复习方向要准、信息要灵、针对性要好、综合性要广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程标准;专题复习;综合能力

一、巩固基础,稳步提高

高考生物测试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纲)和教材。虽然,试题素材不一定来源于教材,但考察的知识范围不会超出课程标准、考纲和教材。考察学科主干知识,尽量覆盖较多的生物学科内容仍是出题的方向。因此,复习时应该依照课程标准、考纲和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灵活把握,特别应注意二轮复习不是“炒旧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什么能力。所以,专题复习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例如,把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的知识:(1)线粒体、叶绿体的化学结构、功能;(2)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3)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4)ATP的结构与功能;(5)直接能源、主要能源、最终能源等能量之间的转换等等串联起来,作为一个复习专题,构建知识网络。这样有利于在解题时迅速提取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提高思考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

二、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从能力要求上看,侧重于对知识的发生过程,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在二轮专题的复习中,除了构建知识网络外,还要进行习题训练,在习题训练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科学地解释自然界的生物学现象,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发光树能做路灯吗?科学家是怎样从牛和山羊等动物乳腺生物反应中得到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和α-抗胰蛋白酶等重要医药产品?这就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的基因工程技术的有关知识来作答。又如,日光温室在严冬季节封闭时间长、通风少,易使温室内CO\-2严重缺乏,导致蔬菜减产。为此,温室内可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CO\-2发生器) 或生物学方法来提高温室CO\-2浓度。教师就这一专题让学生各抒已见,最后,师生共同筛选出可行、有效的方法,如施农家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养殖家畜、家禽等动物呼吸生产CO\-2等。

2、强化给材料题的复习,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教学中我们没有忽视给材料题、给信息题的复习,精心选题目,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始终要求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创设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打破了只重视知识定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格局,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

备课时常提醒自己: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切不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和受控性,久而久之,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设置问题梯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更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解题能力,以便提高学习效率。不管什么样的复习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记忆。有些知识还可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如应用遗传图谱编成识别遗传病种类的口诀:“有中生无”(夫妇双方均有病,能生出无病的孩子) 为显性,“无中生有”(夫妇双方均无病,但生出有病的孩子) 为隐性。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可记为“甲携来一本亮色书”。学生在解题时普遍对图形题、图表题感到棘手,解题技巧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的分析、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如氧气浓度与细胞中ATP 生成量的关系,运动时间与体内乳酸积累量的关系,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干重与时间的关系,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等,都是利用数学坐标的原理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的曲线图,引导学生将横、纵坐标表示的变量搞清楚,再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确定两个变量的生物学关系。再如,各种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图表等图表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推理,找出其个性和共性,基本掌握了图形题、图表题的规律,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重视思维过程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但是,语言和思维之间又是有距离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想得到而说不出”。例如,曾经的某一高考题中,“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不少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不能确定。显然,要说明推断过程,就只要把自己的思维判断过程写出来就可以了, 而很多考生写不出,更不能做到“简要说明”。因此,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是为什么,更要知道怎么做、如何回答,一定要加强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训练。

总之,专题复习是将生物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做到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进一步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后要及时点拨解决,在高三最后的时间里,尽可能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感悟,才能真正提升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志祥. 高考冲刺阶段的战术调整及复习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05.

[2]李奕. 高考关键阶段的战术调整[J]. 中国考试(高考版), 2004.

(作者单位: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江苏 靖江 214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题复习综合能力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初中历史“微课程”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