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富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在实际案例的指引下启发学生思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探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克服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职教育;案例教学法
1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定能比被动接收事半功倍。学生面对具体案例时,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1.2 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能力,可操作性强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思考就是在分析实际的案例,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很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用型人才正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3 有助于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素养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对本门知识有很深的理解,能够找出各种典型案例和其中与教学目标的结合点,又要有很多的经验来驾驭各种案例。所以教师必须做大量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
2 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循序渐进的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一般来说都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性格十分内向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来说,案例教学可能并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愿主动交流,不善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就无法享受到互相交流带来的好处。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应当适当的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的交流,尤其是对那些不擅长交流的孩子,要重点对待,努力帮其克服自己的缺点。课堂气氛活跃以后,主要让学生自主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3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3.1 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通常是以教材为核心,教师在空洞的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并不注重实际的应用,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实际操作水平比较差。而案例教学法则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提高到比较高的层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和潜能,让学生学会从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特别重视交流与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各种相关的信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寻找答案。在这种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拓展理论视野,掌握更多有效的分析案例的技巧,而且可以找到一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将理论快速有效的转化为实践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
3.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很重要的一环。学生们处于特定的环境中,需要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协作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在交流心得和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经历的实践经验对问题深入分析,进一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倡导思维碰撞,需要团队合作,学生能够边学边做,使知识扎扎实实的固化到自己身上,切实掌握自己可以驾驭的知识,更容易融入社会。
4 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4.1 准备阶段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结合目标确定合适的案例,案例一定要是典型的贴近生活的而且教师自己必须能够驾驭。制作好相应的课件和课程内容说明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在案例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只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4.2 实施阶段
第一,引入案例。向学生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讨论案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讨论的最终目的。对于同一个案例,允许提出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以拓展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总结案例。教师对案例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案例时,能灵活运用课堂上的方法解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评价阶段
教师在上完每节课后,都应对自己的课程做好总结评价。比如案例选择是否合理,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更有效,如何补充学生未想到的知识而又避免空洞,学生在哪些技能方面需要加强训练等等。这样在下次准备案例的时候,就能更有針对性,案例教学的效果能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刘永.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究,2011,03(41):102-103.
[2]郭萍.案例教学模式探讨及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5(11):56-57.
[3]高玉凤.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初探[J].数字化用户,2013,03(2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