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喻
摘 要:本文拟结合几年来所进行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从笔者所在单位推行“311双师素质工程”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和原因,探求相关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赋予教师的重任是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
一、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涵
从教师或教学的角度理解,实践教学能力就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实践教学过程或效果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可以分为实践教学前的设计能力、实践教学中的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教学后的总结反思能力以及对整个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力。[1]
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它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这“一目标两模式”就决定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首先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合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社会实践经历欠缺。就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而言,其来源大部分是剛刚从高校毕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学生,这个群体的教育背景简单,一直都在校园中接受正统的学科教育,工作经历很少,很多学生几乎从来没有过社会实践经历,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社会和企业。因此,自身的岗位实践能力较低,在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只会“纸上谈兵”,不会“领兵打仗”的情况。(2)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通过调查了解,很多高校把高校毕业生招聘过来后,基本上就没有进行系统的实践培训,直接就完成有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化,走上了高校讲台。这就导致他们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能力严重欠缺的问题。在指导学生实践时通常表现为说起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操作起来却笨手笨脚、不得要领。(3)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受到一些传统保守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显得思想保守、不思进取、放不下身段,他们没有清醒意识到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日益激烈,没有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些思想倾向具体表现为虚荣心强、放不开面子,不能做到主动虚心到企业去时间学习。(4)高校办学理念不够明确。如今,随着几次的改革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然而,很多高校却在发展中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足,办学特色并不明显,办学理念并不明确,很多高校甚至还在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
三、基于“311双师素质工程”培养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鼓励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相关要求,按照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中实习、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和技术培训、教师利用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参加实习等多种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二)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假期实习管理制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放假时间,参加社会生产实践锻炼。高校管理方应该健全和完善教师假期参加社会生产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每学年的暑假、寒假,由本人或校方联系与自己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行业)生产第一线参加2周以上的实践锻炼,要求教师在参加完生产实践锻炼后,填写鉴定表、撰写总结报告,交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并抽查生产锻炼成果,相关的生产实践锻炼资料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与学年考核挂钩。
(三)拓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邀请企业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共同参与开发实用课程,编写配套教材,让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指导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让教师在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参与具体生产时间活动也是一种能够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到生产经营一线,向实践学习,拜各行各业的专家为师,有助于尽快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中的重要一项。高职院校各专业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以文秘专业为例,要结合文秘“辅助管理,综合服务”培养特点,帮助企业“办文”、“办会”。积极参与各种大中型会议,对企业从事文秘工作的员工记性公文写作培训和礼仪服务培训。这些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提高时间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明,郝理想.“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概念透析[J].职教论坛,2010(1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