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博新闻评论的速度与深度

2014-06-13 19:36陈丽珠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微博深度

陈丽珠

【摘 要】微博评论占据网络评论的重要部分,借助于微博平台和移动设备随时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在时效性方面有极大优势,但微博新闻评论也有其缺陷,如评论言辞情绪化、易起谣言等。本文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弊端以及如何兼顾微博新闻评论的速度和深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微博 新闻评论 速度 深度

微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短小精炼的微博、微信、微电台等自媒体作为媒介,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进行实时互动传播交流的信息时代,微博的出现成为微时代到来的标志。近年来在以新浪微博为主要阵地的微博发布平台上,网友们共同见证了全国“两会”、温州动车事故、南非世界杯等重大事件,微博也成为了许多新闻事件的首发源头和舆论形成的新阵地。

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为例,新快报官方微博在凌晨两点发布第一条放人信息,仅6个小时,网民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近40万条微博参与此话题的讨论。正因微博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使微博对新闻有了发表评论的功能。新闻评论本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发表的议论,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顾名思义,网络新闻评论,则可以概括为网络媒体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一、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

微博作为网络产品,同时具有评价信息的功能,自然也是归属于网络新闻评论。在微时代,以微博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新闻评论主要有以下特色:

1、突破时空限制,评论主题多元化

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信息的单向传播模式,突破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给受众广阔的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新闻评论数不断攀升。在新浪微博搜索引擎中,输入“新快报”“陈永洲”等关键词对2013年10月23日至2013年10月31日这段时间内相关微博进行筛选,可选出符合条件的相关微博近80万条。传播主体包括主流媒体认证微博、大V、政务微博以及普通用户等,各传播主体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多元开放。

2、传播路径多样化,覆盖面广

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不同,微博新闻评论面对的不再是固定的受众,它的传播量和曝光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以人民网2013年10月23日20:30分发布的一条微博为例,用@知微网分析其传播路径,可以看到尽管此微博转发数和评论数数量较少,但其消息曝光量仍旧达到了7996990次,足以见其传播面覆盖之广。(见下表)

3、瞬时性传播

微时代,借助于日渐完善的传播介质,微博发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快捷、移动,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和信息的随时随地对接。微博新闻评论,只允许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等多种途径发布,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同样,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信息、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

4、评论内容碎片化,私人化和通俗化

微博在微时代扮演着主要角色,140字的字数限制和不同专业背景的评论发布主体让评论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同时网络媒体缺乏“把关人”,观点的发布,仅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这让评论显得私人化。随着新闻评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其语言风格也不断发生改变,赵振祥在《新闻评论学》中说道:“网络是嬉笑怒骂的言论倾泻场,或者说是一个汪洋恣肆的社会情绪的倾泻场,这里有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言论,有辛辣的近乎尖刻刻薄的言论,可也正是这些特点使网络言论更具有可读性。”这些可读性,也使新闻评论向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

二、微博新闻片面追求新闻评论速度的弊端

1、微博评论字数限制挤压评论深度

微博140字的内容限制,打破了其它媒体对信息内容完整性和价值性的要求,博主随心所欲发表自己观点,甚至为博人眼球,不惜语言暴力。《新快报》连续两天在头版使用巨幅标题要求警方放人,又以自己道歉收场,这一大跨度转折既冲击了新闻界,也令关心这一事件的人瞠目。而在事件刚发生时,微博舆论几乎全部倾向于对长沙警方滥用公权的指责,微博的字数限制,让新闻评论呈现出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新闻报道一出来,所有媒体一窝蜂在第一时间发表评论,对事实的后续很少关注甚至有时候充当了假新闻快速扩散的助推器。片面追求速度,导致新闻评论成为“过夜垃圾”,成为“易碎品”。博主@假装在纽约10月24日发布微博:"这可能是历史性的一天,几乎全世界所有的重量级英文媒体都刊登了一份中国报纸的头版和这份报纸的呼吁与抗争。"并以长微博的形式汇集多家英文媒体的报道,此条微博被转发将近1.5万次。

2、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缺乏理性思考

面对微博纷繁复杂的信息,一些评论显得浮躁,追求新闻的时效性重于理性、思想性,不顾评论“有话要说”的诉求需要,不出于“反映和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带来的只能是评论整体质量的下降。赵振宇教授说,新闻评论是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同时,微博新闻评论准入门槛低,无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进行内容的筛选。时下也有人形容新媒体评论的写作者似“疯狗”,凡事无论好坏都要上去“咬一口”。这比喻虽有些过分,不过现在确实不乏过于偏激的新媒体评论写手,他们喜欢逆向思维,喜欢唱点反调以示自己高明和“唯我独醒”。对新闻事件,不是去进行深刻的理论思考,去辨明真相,而是抱着“炒作”的心理去评论,这样带有情绪化的评论,只能误导受众。

3、群体极端化现象严重

极端主义在新闻评论中泛滥,表现出了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微博评论中,这种表现尤为突出。片面对待社会问题,因为出现腐败现象,便把国家说得一无是处,因为有为富不仁,便充满对富人的仇恨。在陈永洲事件中,有些新闻评论便断言中国媒体已无职业道德。产生这样极端化的现象,其中一大原因是来自微博的影响。认为只有偏执并且语不惊人死不休,才能成为舆论的领导者,成为意见领袖,全然不顾客观、理性的事实。同时,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短瞬、碎片的传播压力,让言论更加极端化,理性的表达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三、微博新闻评论如何兼顾速度与深度

1、对微博新闻评论时效性的追求应有一个“度”的把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说“实践表明,新媒体是一类互动性较强的媒介,人们可以及时热情地与别人共同分享自己的看法,评论的传播呈现出一种时间优于效果,感性多于理性的状态。”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微博如同热闹的“意见市场”,各种意见纷繁杂乱,良莠不齐,各主体价值观的不同,使得部分微博评论缺乏水准,甚至完全是情绪的宣泄,因此在微博新闻评论中应坚持效果优于时间,理性多于感性的前提下,追求尽可能小的时间差。把握好新闻评论方向,防止源头造假导致的错误舆论导向,给受众一个严肃、干净的评论场,成为引导舆论的主要力量。

2、规范微博评论写作模式,避免碎片化传播,逐步实现“多媒体”评论

微博新闻评论应规范写作模式,由于微博140字内容的限制,对其追求深度性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利用由文字、漫画、图表、照片、音频、视频、丰富的相关资料的超级链接等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多媒体”评论,则不仅能展现出微博评论的特色,更能体现优于传统媒体的优势,避免碎片化传播效果,使其追求时效性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延伸评论的深度。特别是在捍卫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和力避“假沟通”方面做出榜样,让微博新闻评论更加简短、吸引人、单位信息量更大。

3、跳出“信息茧房”,倾听多方声音

在著作《信息乌托邦》中,作者桑斯坦——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微博新闻评论中,网友依据口味相似性而类聚,共同关注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关心时事的,会相互转发、评论时事新闻,“圈子化”现象盛行。志趣相投的网民,会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谈论或转发。形形色色的“微群”是“信息茧房”的具象化体现。而许多谣言也正是通过“信息茧房”的短板,通过病毒式传播,迅速蔓延开来。因此在微博评论中,无论是言论领袖、普通受众,还是传统权威媒体的微博,都要关注新闻事件,展示和接受多方信息,进行分析和求证。

微博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写作,有其优势也有弊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新闻评论中,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注重评论的时效性与深度性,写出有深刻社会意义、能触及问题本质、为广大网民所欢迎和认同的评论,让其更有水准,有影响力和推动力。□

参考文献

①任福兵,《微时代中国传统问题及微博价值》[J].《求实》,2012(8):70

②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5

③赵振祥:《新闻评论学》[M].九州出版社,2012:220

④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⑤李希光,《切实主导新媒体时代大众话语的议题设置》[N].《文汇报》,2005-4-27

⑥梁锋,《信息茧房》[J].《新闻前哨》,2013(1):87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微博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