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黛晶
【摘 要】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深度报道。新闻周刊以深度报道见长,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对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的报道,来阐释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周刊应坚守的阵地——深度报道。
【关键词】雅安地震 灾难报道 新闻周刊 深度报道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而这一天,距汶川地震5周年只有十来天,汶川的伤痕还未抚平,雅安再次牵动人心。
在纸媒报道中,《南方都市报》和《三联生活周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试以《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分析两者在此次雅安地震中的报道,探讨新闻周刊在灾难报道中应坚守的阵地——深度报道。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回想美国,20世纪20年代时,报纸先面临着无线广播的挑战,到二战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又首创战地新闻的现场报道,电视受众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还可以亲眼目睹新闻现场,当时许多人断言,纸媒会消失。美国报人在此危境下,找到了突围的利器,那就是“深度报道”。在新闻五要素中,前四个已被广播电视占尽,而报纸的深度报道抓住了最后一个要素“why”来做文章,调查与解释性报道由此而来。
在《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文中,对深度报道有着这样的定义:“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哥伦比亚新闻学院认为,新闻报道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前两项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
可见相比动态报道,深度报道既有广度,又具深度,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解释和分析来拓展和延伸新闻领域,它不满足于一事一报和动态跟踪,而是尽一切可能立足现在追溯以往并预测将来,也就是全方位立体化地深入报道事实。
2013年初,美国《新闻周刊》放弃深度和国际报道,虽然其主编强调《新闻周刊》不是停刊而是全面转向数字出版,但许多同行和读者都认为,“作为纸媒黄金时代的黄金媒体,《新闻周刊》放弃印刷版,就像一个灵魂出窍的巨人,埋葬了自己的身体”。①在退出纸媒市场一年多后,《新闻周刊》对外宣布2014年年初将重新出版印刷版,回归传统纸媒市场。这也间接说明,在电子媒介时代,纸媒不会消逝,而深度报道对于纸媒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二、《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雅安地震报道比较分析
雅安地震后,新闻周刊大多都以雅安地震作了专题报道,如《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新民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东方周刊》等,笔者在比较这些周刊关于同一题材的报道时,发现《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在雅安地震报道上,从封面故事到内容的选择都最为突出,因此,本文选择这两种周刊为代表分析新闻周刊在灾难报道中的坚守。
1、封面故事
封面报道是《时代》周刊的创举,即杂志内页进行详细报道和论述的主要文章在封面上用照片、图片或者标题加以突出。杂志的封面报道相当于报纸的头条新闻。周刊类新闻杂志将编辑部着重策划和选取的新闻事件、新闻题材以封面故事、封面报道的方式显著的推陈出来已经成为新闻周刊的办刊共识。
两份周刊的主打栏目都是“封面故事”,力求追踪社会热点,做深入详尽的评述,从不同的角度采写新闻,以引起人们从不同层面理解社会热点。在这次雅安地震报道中,两者都将芦山地震放在了封面故事中,同在2013年4月29日出版,封面都是地震中所拍摄的图片。比较两者,封面上就有了明显不同:《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是一支身穿黄色制服的救援队在山上碎石中行走的情景,背后就是绵延的青山,封面主题赫然印在这片山色中,题为“芦山地震—改变的和不变的”,且位于视觉中心,整个封面简洁有力,标题富有深意,有股极强的让人翻开深入阅读的欲望。《三联生活周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航空俯拍芦山地震的画面,标题位于下方“龙门山断裂带—芦山地震的地质演进”,俯拍的画面容括的内容比较丰富,却也有种凌乱之感,从主题的选择上看,笔者认为不及《中国新闻周刊》上的“变与不变”。
2、整体内容
再从内容整体上看,《中国新闻周刊》这一期共96版,雅安地震报道共29版,占总版30%;共9篇深度报道,且封2是一篇特约评论,共10篇;配图共11幅(不含封面)。《三联生活周刊》共180版,雅安地震报道共40版,占总版22%;共4篇深度报道,没有评论;配图共24幅(不含封面)(见表1)。
在这期的雅安地震报道中,《中国新闻周刊》在深度报道选取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条理清晰,主题为“芦山地震—改变的和不变的”,九篇报道也按着这条思路一步步阐释,前面4篇以受灾中的居民为出发点,讲述普通人背后的故事,以质朴又复杂的人性来反映这场地震;后面4篇以进入者的角度,讲述各方救援队进入灾区的所作所为;最后是一篇总结性的报道,与封面主题首尾呼应。封2的一篇评论《救灾中的理性精神》,也为这期的整个地震报道增加了深度。
《三联生活周刊》在这期地震报道中,从主题到内容都不是最突出的,以“龙门山断裂带—芦山地震的地质演进”为主题,奠定了这期报道的基调,前2篇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解析这次地震,分析发生的原因,解释是地震还是余震,以后是否会再震等百姓关注的敏感话题,将报道提升到一个专业的角度。第3篇以一个记者进入灾区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从侧面陈述地震进行时。第4篇重点讲了地震中被“遗忘”的山区,遭受严重的破坏却迟迟等不来救援队,写这里的人们在此“孤岛”下的复杂心态。(见表2)
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周刊》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策划思路,从封面到详细报道,都按着主题一步步深入,突出人的主体位置,以组合式的报道方式,将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事件进行透视。
而《三联生活周刊》在这期地震报道中,笔者认为从某一程度上说她舍弃了最擅长的文化新闻的路线,以专业角度来解析地震,后面又匆匆回到人文上,因此前后联系不是太紧密,四篇报道仿佛是硬凑在一个专题里,不够深刻,没有突出深度报道的整体效应,但就探析深层次原因来说,要比《中国新闻周刊》做得好。
在笔者看来,相比《中国新闻周刊》的雅安地震报道,《三联生活周刊》唯一占有突出优势的是图片,每篇文章都有配图,且有三张占据整整两个版面的大幅照片,而且相比《中国新闻周刊》,每张图片所占据的版面都比较大。在灾难报道中,图片所诠释的内容很多时候比文字要珍贵,因为这是现场的记录,时代的记录。
三、灾难报道中新闻周刊应有的坚守
新闻周刊,其一周的出版周期限制了自身在动态新闻中的时效性和竞争优势,只有将目光瞄准读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的阅读需求,利用其相对充裕的时间与比较多的篇幅对新闻事件进行更深入、详尽的报道,通过理性的梳理更多地提供事件的延伸性信息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西方学者在研究西方媒体在灾难中的表现时指出,在灾难事件中媒体的功能有:告知、守望、监督、教育、服务、回馈,甚至媒体也在积极的参与救灾。台湾“9·21”地震后,台湾学者就受众对媒体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多数人对台湾媒体的告知灾情和动员救灾表示满意;对提供防震知识、分析原因的教育功能尚满意,但认为需要加强;而多数人认为媒体过于强调灾情而未能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报道,特别是对于重建中涉及的政府策略、作为的分析报道不够。②可见新闻周刊一旦坚守住深度报道这个利器,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仍有不可小觑的地位。
灾难的发生有一个前兆、爆发、持续、衰减、消失的规律性过程,西方媒体研究者将这一灾难的客观过程,对应媒体的作为,发现媒体的报道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灾难新闻就是大众媒体对灾难事件的系列报道或重新建构,媒体的报道也呈现警告、灾难的描述、复原努力的叙述、重建与恢复、反思与修复等阶段性特征。③
相对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中国新闻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在深度报道的采写和选取上都遵循了这个规律。《中国新闻周刊》以组合式的报道呈现了灾难现场,在这一呈现中又不断提示、暗示读者在这两次地震中的变与不变,吸取前车之鉴,不断的努力进取。《三联生活周刊》侧重解释性报道,《四川的地震之殇》联系5年前的汶川地震,解析雅安地震的原因。相比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更多的是关注“现在”,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过去”和“未来”,在雅安地震报道中我们看到,解释性的报道增多了,“过去”、“现在”、“未来”都有全方位的探析,而深度报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可以看到,从汶川地震报道到雅安地震报道及未来的灾难报道中,媒体的告知、教育、监督、服务等功能都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认可和发挥,而深度报道几乎可以涵盖这些功能。在灾难报道抢时间拼速度的竞争中,坚持深度报道是媒体的一种责任,一种品质,一种情怀。灾难中的一切都不应是新闻的盲点,从灾后余生者在家园的废墟旁点燃的第一堆炊火,到城市、乡村的重建;从灾难中失去亲人的痛楚到失去肢体的伤残者怎样走出自己残缺的第一步,那些绝望的心灵怎样再次感受到生命的珍贵,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人性的无助与力度,心灵对血泪的承载……这些复杂深刻的人性故事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不应忘记,媒体在这方面也不应缺席,这也是深度报道必须坚守的意义,而这也是新闻周刊必须坚守的阵地。□
参考文献
①新浪财经网,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30107/015214199105.shtml
②③南香红:《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M].南方日出版社,2009:207、208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