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应对网络谣言的角色分析

2014-06-13 17:20胡佩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网络谣言舆论引导

胡佩

【摘 要】谣言自古有之,社会危害巨大。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谣言,引导舆论?基于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谣言止于责任的社会认知,本文提出了新闻媒体要为党和人民扮演好“信息检测器”“谣言粉碎机”“舆论导航仪”三大角色。

【关键词】网络谣言 媒体角色 舆论引导

2012年3月以来,随着“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网络谣言事件被依法处置,抵制和打击网络谣言已成为一项全民行动。2013年8月,“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推手被抓,把这一行动推向高潮。同年9月,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实施,则为打击网络谣言建立了长效机制。

谣言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同龄,被视为社会“毒瘤”。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又为谣言提供了绝佳的生存土壤。不容忽视的是,“军车进京”谣言让全国16家网站关闭。“金庸病逝”谣言更是让《中国新闻周刊》多次致歉,多人受处分。

事实证明,新闻媒体必须直面谣言并且时刻做好长期不懈与其斗争的准备。一旦处置失当,反而会助推谣言传播,害人害己。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体必须扮演好三大角色。

一、新闻媒体要当好“信息检测器”

谣言止于智者。自媒体的出现让“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在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形势下,抓热点、抢时效促使新闻从业人员把网络信息当成重要的新闻线索源。然而,个人发布的信息过于庞杂,真假难辨,新闻从业人员一旦把谣言当成了新闻,无异于为谣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0年12月6日19时30分许,一名网友发布消息:“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时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

《中国新闻周刊》负责微博管理的编辑看到这条消息后,为抢时效,未作详细核实,贸然以官方微博的名义发布出去,被大量转发。后来该编辑发现消息不实,立即将原帖删除,但为时已晚。此后,《中国新闻周刊》为此多次致歉。次日,《中国新闻周刊》社委会召开紧急会议,对相关负责人作出严肃处理: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兼周刊网总编辑以及直接责任人受到罚款、引咎辞职、行政记过、辞退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事实上,当天《新安晚报》也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条“爆炸性新闻”。但把关编辑没有立即抢发新闻,而是一方面冷静分析真伪,协调文艺口记者采访核实,另一方面向报社领导报告,以便备足版面。后经多方求证,香港根本没有所谓的“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当日20时40分,微博红人闾丘露薇站出来辟谣。接着,“金庸病逝”被证实为谣言。

《中国新闻周刊》的教训告诉我们:媒体要当好“信息检测器”,对各类信息保持理性的质疑,善于明辨是非真伪,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甚至沦为谣言传播的“扬声器”。

国外有一句关于谣言传播的名言:“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谣言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但新闻媒体不能选择沉默,而应主动出击。

如何识别谣言?其实,每一个谣言疯长的过程,无一例外缺位的是理性。所以,只要坚持用理性武装自己,很容易就能把谣言揪出来——首先看消息出处和传播渠道是否权威,其次看其内容是否符合常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再者看表现其手法上有无主观臆造、追求轰动效应的嫌疑。比如“81名女生遭奸杀”“刑警学院缉毒班毕业生全部牺牲”,一看就知道是谣言。

二、新闻媒体要当好“谣言粉碎机”

谣言止于真相。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的生命。新闻媒体应该积极主动去发现并粉碎谣言,坚决捍卫真相。在这方面,《新安晚报》关于“老兵乞讨”事件的辟谣报道不失为一个经典案例。

2008年1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名为《一个老乞丐说的一句话,感动全中国人!》的博客文章,称安徽省金寨县“一复员老兵东北乞讨”。

“老兵乞讨”真耶?假耶?次日,《新安晚报》就派记者展开调查。经多方求证,发现了文章的三处漏洞。金寨官方调查也显示,“乞讨老兵”根本不存在。2月27日,《新安晚报》推出重磅调查,证明“乞讨老兵”纯粹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感人故事”,同时理性地发出了“安徽形象不容诋毁”的声音。

其实,2003年底有关“金寨老兵在东北乞讨”的文章就开始在网络上流传。2004年2月,民政部发布公告称文章反映的事件和人物均“不可信”。孰料,同年又有两家媒体刊登或转载“乞讨老兵”文章,金寨官方不得不再次辟谣。

在《新安晚报》、安徽省民政厅、金寨县的共同推动下,2008年3月20日,《南方周末》就《一个老乞丐说的一句话,感动全中国人!》一文刊发“说明并致歉”,“向广大读者及博客中涉及的相关机构和人士致以诚挚的歉意”。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谣言极易成为引发社会震荡、群众恐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严重侵犯公民权益,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社会稳定。新闻媒体以探求真相为天职,以追求真理为终极目标,具有与政府、司法几乎同等的公信力。作为社会公器,一定要自觉当好“谣言粉碎机”,而不能沦为谣言的“扩音器”。

再举一例:2012年5月24日,《扬子晚报》刊发《孟非妻子曝光》一文,称网传孟非老婆有三个版本,并配发“孟非与妻子”的合影。当日上午,江苏卫视名嘴孟非发微博回应:照片上那位女士是谁的妻子我不清楚,但肯定不是我的;新闻要讲事实,八卦也要讲点素质。当日下午,《扬子晚报》官方微博致歉:我们在转载有关网站的内容时,由于未认真加以求证,有关图片和事实并不相符……

《南方周末》是一份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编辑方针的“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扬子晚报》是一份以“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办一张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为己任的“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它们为什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这值得所有新闻媒体认真反思。

谣言可以是众说纷纭,但真相只有一个。所以,新闻媒体应对谣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人们及时准确了解真相。如果采信和发布不实信息,其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危害面更大。所以,在当今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也可说是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新闻媒体更要睁大眼睛,小心求证,不能为了抢时效、博眼球而放松把关。

三、新闻媒体要当好“舆论导航仪”

谣言止于责任。“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这一论断深刻阐述了舆论导向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新闻媒体所肩负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使命。

抵制谣言,新闻媒体不能缺席,而应主动担当使命,勇于、敢于、善于站出来粉碎谣言。同时,牢牢把握舆论阵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受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确定为经济运行的关键词,“稳中求进”自此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然而,诸如“军车进京”等谣言盛行,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主动扛起了打击网络谣言的舆论大旗。

2012年3月底至4月中旬,《人民日报》针对“军车进京”等谣言惑众,罕见地连续刊发了《编造传播谣言须依法惩处》《宽容谣言不是民主素养》《谣言危害无穷 必须坚决治理》《整治网络谣言是人心所向、法治要求》等10多篇文章。

2013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人民日报》又针对“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学胜等一批网络推手被抓,以及两高关于“转发500次可定罪”的司法解释,连续推出《严惩网络谣言是时候了》《浇灭网络谣言的“火”》《言论自由要坚守法律底线》《统一司法标准 打击网络犯罪》等一系列文章。

《人民日报》刊发的上述文章,分析了谣言产生的根源,指出了谣言传播的危害,厘清了一些人对谣言的错误认知,阐明了打击谣言的必要性和策略,对于纾解公众焦虑、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真正起到了“舆论导航仪”的作用。

结语

刘云山同志指出: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这对于新闻媒体应对谣言同样适用,也能体现新闻媒体应该担当的三大角色——用智慧识别谣言,当好“信息检测器”,也就抓住了话语权,掌握了主动权;用真相破除谣言,当好“谣言粉碎机”,信息有了透明度,传播也有了公信度;用责任抵制谣言,当好“舆论导航仪”,新闻增加了传播力,媒体也扩大了影响力。□

(作者:新安晚报国际国内部主编)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网络谣言舆论引导
微信公众平台传谣的民事侵权责任探析
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理性追责问题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高度统一的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学探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