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在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当中有51%(2013年)是女性,平均年龄是66.4岁,男性农业就业人口的平均年龄是65.9岁。女性在担负着育儿、赡养老人和操持家务的同时,也是农业的重要承担者。而且,女性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对于“地产地消”、农产品加工、乡土文化和“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地产地消”是指在某个地域生产的农产品由本地域的居民积极进行消费,从而刺激生产,发展农业关联产业,促进地域资金循环,实现地域经济活化的一种方法。随着《男女共同参画社会基本法》的诞生,农村女性创业人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区域农业的振兴和农村的活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不同年龄层农业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如表1所示,男女就业人口数量都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从2000—2010年,女性就业人口由原来的217万减少到130万减少了4成,但仍占总数的一半,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不同年龄层看,65岁以上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由2000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62%,其中女性的比重由2000年的49%上升到2010年的61%,男性的比重由2000年的57%上升到2010年的62%;而49岁以下年龄层男女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总数的比重由2000年的20%下降到2010年的12%,其中女性的比重由2000年的20%下降到2010年的11%,男性的比重由2000年的20%下降到2010年的14%。
近年来,日本农业就业人口的平均年龄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就业人口的平均年龄由2003年的62.7岁上升到2013年的65.9岁,女性就业人口的平均年龄由2003年的61.9岁上升到2013年的66.4岁,平均每2年上升1岁,农业就业人口呈现严重的老龄化现象。
表1 不同年龄层农业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化 (单位:人)
注:数据来自参考文献[1],图1、图2、图3同。
日本农业女性在农业经营当中占很大的比例(图1)。1960-2010年,以农业为主的农民中女性的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由1960年的624万(53.1%)下降到2010年的90万,但仍占44.0%的比例,在农业经营当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随着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农业经济开始向机械化、化学化方面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土地集聚加快、向大规模化发展,农业劳动力数量呈现了明显的下降。
“认定农业者”制度是日本为了改善农业经营状况,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率,在农业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的一项农业政策改革措施,开始于1993年。“认定农业者”制度是基于《农业经营基础强化促进法》,由市镇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效率的、安定的农业经营目标为内容所制定的基本构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农民(或组织经营体)所制定的农业经营改善计划(今后5年计划)进行认定,5年结束之后需要重新认定;具体的支援事业包括农业经营基础强化基金等低利率融资制度、农地流转对策和农民(或组织经营体)的基础设施配备事业。其中,女性“认定农业者”每年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女性认定者的比例从1995年的0.8%增加到2011年的3.9%,并随着2004年“家族经营协定”(指从事农业的每个家族成员进行协商共同参与农业经营活动,是在农业家族经营之间以明确经济关系为目的,确定农业经营者给予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配偶及子女分配劳动报酬,并实行奖励制的一种形式,旨在发挥每个家族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妻子和后继者每个成员的地位和权益)规定允许夫妇共同申请之后,女性认定者逐年在增加。图2显示,夫妇共同申请的件数由2004年的81件(2.2%)增加到2011年的3148(32.5%)件,增加了约38倍。
图1 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农业女性变化趋势
图2 “认定农业者”经营体个数与女性的比例
在进行“家族经营协定”实施当中,有女性积极参与农业经营策划,可以充分发挥女性的能力,而且对于有女性积极参与签订“家族经营协定”的主业农户(指农户收入的一半以上是农业收入,有65岁以下每年从事农业60天以上的劳动力存在的家庭),其销售金额呈现较高的倾向。如:2005年有签订“家族经营协定”的农业经营体的销售额300万元(日元,下同)以下的占8%、300万~500万元的占12%、500万~1000万元的占18%、1000万~2000万元的占30%、2000万~3000万元的占38%、3000万~5000万元的占43%、5000万~1亿元的占48%、1亿元以上的占55%,而没有签订“家族经营协定”的农业经营体的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占92%、300万~500万元的占88%、500万~1000万元的占82%,1000万~2000万元的占70%、2000万~3000万元的占62%、3000万~5000万元的占57%、5000万~1亿元的占52%、1亿元以上的占45%。
在农业经营中,有女性参与的农业经营主体其销售额较大,如2010年有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农业女性(或组织经营体)存在的经营体,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占41%、300万~500万元的占74%、500万~1000万元的占84%、1000万~2000万元的占91%、2000万~3000万元的占92%、3000万~5000万元的占92%、5000万~1亿元的占91%、1亿元以上的占89%;而农业经营中,没有女性存在的经营体,其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占59%、300万~500万元的占26%、500万~1000万元的占16%,1000万~2000万元的占19%、2000万~3000万元的占8%、3000万~5000万元的占8%、5000万~1亿元的占9%、1亿元以上的占11%。
在农业经营中,有女性参与的农业经营体,从事农作物加工、农产品出口、观光农园、体验农园、农家民宿的倾向比较明显(图3)。而农村女性创业(指1992年以后,以女性为主体,使用区域的农作物而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的事业类型也与此非常接近,主要类型有农作物加工、销售、流通、观光农园(场)、农家饭庄等产业。女性创业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从事加工的占75%、销售和流通的占45%;而且近年来个人经营数和法人数都有所上升。农村女性在维持区域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村的活化方面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农村女性创业人数在逐年增加。
图3 农业女性参与农业经营的情况(2010年)
日本关于扶持女性创业的政策,第一次出现于1992年的“关于农山渔村女性的中长期展望”,该政策肯定了农村女性创业的意义;而后于1994年日本实施了“农村女性团体创业支援事业”。在此背景下,农村女性创业从1997年的4040个增加到2012年的9719个[2](图4),特别是个人经营创业者人数由最初的16%开始比例逐年增加,到2012年将近总数的50%。相反,从2007年以来,团体经营创业者的个数呈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12年创业总数首次呈现了小幅下降的趋势。
图4 农村女性创业的变化情况注:数据来自2014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农村女性创业活动调查结果。
采用日本2012年农林水产省关于女性与农业的关系2070份调查问卷[3]的一部分数据进行分析。
被调查女性在哪里从事农业,由6个备选答案构成,包括在配偶家、自己家、独立从事、法人化经营、被雇用及没有回答。从图5可知,整体上来看有54.9%是在配偶家从事农业,15.8%的女性是在自己家从事农业,而有11.7%的女性正在独立从事农业;另外,法人化经营和被法人化雇用的比例分别是5.3%和10.7%。从不同年龄层来看,20~30岁之间被农业法人雇用的最多达到41.8%,其次是在自己家从事农业的比例占31.0%;而30岁以上的年龄层在配偶家从事农业的比例相对较高。
图5 日本农业女性就业状况注:数据来自201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女性の農業への関わり方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調査”,图6、图7同。
关于女性农民家庭出身与农业的关系,由4个备选答案构成,即以前从事农业、现在从事农业、没有从事农业及没有回答。由图6可知,现在自己家从事农业的占1/3~1/2,以前从事农业或者现在仍从事农业的比例整体上来看是58.9%,没有从事过农业的比例达到34.7%;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当中原来自己家从事的农业的和现在从事农业的比例较高;50岁以下也有将近一半的女性不是农户出身的。
随着《男女共同参画社会基本法》的诞生,女性在家族和社会的活动参与越来越活跃,这使其女性个人的能力得以实现。女性农民的调查结果表明(图7):平均有69.9%的人认为自己的参与和农业经营决策相关,相反只有12.9%的人认为自己的参与和农业经营决策没有关系,另外还有15.8%的人不是很清楚到底有没有关系。从不同的年龄层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评价的效果相对较高,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认为自己的参与和经营体的经营决策有关系的比例依次是45.5%、48.7%、60.3%和80%以上。
图7 日本农业女性与农业经营决策的关系
在回答农业技术学得的途径当中,平均74.9%以上的人员是从家庭成员当中学得,有26.1%的人员是从农业普及员学得,还有将近20%的人员从农协技术指导员学得。除此以外,还有部分人员从其他的农户或者农业法人研修当中学到,也有的从农业大学或者农业学校学得相关技术。由此可见,日本的农业技术普及和推广呈现了多渠道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技术普及的支持使得非农户出身的人员可以从事农业、成为新农民。另外,20~30岁之间的从农业大学或者学校学得技术的比例高达31.6%,从农业法人等其他农户研修中学到技术的比例占25.3%。
关于今后需要学习的知识或技术项目当中,最多的是栽培(饲养)技术占46.5%,其次依次为经营管理37.9%、农作物加工32.2%、机械操作和修理25.9%以及农作物销售25.8%。20~40岁之间对栽培(饲养)技术、经营管理、机器操作和修理技术方面的需求要比40岁以上的年龄层的需求高。
关于女性主要关心的事业当中,关心设施园艺的比例占23%、关心水稻和露地园艺的比例均占12%、对果树的关心比例占11%、对农作物加工和直接销售关心的比例均占10%。
关于未来事业的打算项目当中,平均有43.6%的人想维持现状,有22.7%的人想在现在基础上扩大规模,另外想开展新事业的占13.4%,也就是说有意愿积极拓展事业的占36.1%,特别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向积极拓展事业的比例高达48.9%。从不同年龄层比较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维持现状和缩小或者不做农业的人呈现了增加的趋势,而60岁以下的人当中,开展新事业和扩大规模的比例达到4~5成,属于事业的扩张阶段,60岁以上开展新事业和扩大规模的比例明显降低。
其中,对想扩大的领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农作物加工的意向最高达到50.4%,其次依次是直接销售(31.3%)、园艺设施农业(25.9%)、电商(25.4%)、体验农园(场)(22.9%)、此外有意愿扩大露地园艺的占17.1%、想开农家饭庄的占16.1%。从不同年龄层来看,20~30岁之间的想扩大网络销售业务较高,30~40岁之间的想扩大设施园艺农业和增加农家饭庄业务的比例较高,50~60岁的想增加农作物加工业务的比例较高。女性农民努力开展第二、第三产业,呈现了明显的农业多元化现象。
在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呈现高龄化、后继者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女性劳动力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释放,在农业、农村中的活动领域不断拓展。农村女性创业由1997年的4040个增加到2012年的9717个,夫妇共同申请“认定农业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女性在家庭、社会的能力和价值越来越得到了认可,农村女性在利用地域的农业资源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对区域的振兴、农村的活化和农业的多功能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日本农业的各个领域都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使得农业劳动不再是重体力劳动,女性也能完全胜任。农业的高度机械化是日本的老龄农民、女性农民体力劳动的重要替代者。
日本推行农业政策的手段之一是推广教育手段。战后,日本为了振兴农业,国会于1948年通过了《农业改良助长法》,从此开始依法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方面,还致力于提高农民生活改善的意识,提高生活的质量,使区域内的农民之间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日本的农业技术推广不仅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进行指导,而且在农村生活改善方面、开发女性的个人能力、挖掘农村女性的潜力和培育新农户方面提供服务。正是由于日本具备比较完善的农业普及制度,农村女性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在农业领域的潜力,而且包活很多非农户出身的女性也参与到农业中来。近年来,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创业,活跃在农作物加工、销售、流通、农家饭庄等相关“食”文化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以家族经营为主的现实条件下,日本制定了“家族经营协定”制度,旨在发挥每个家族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妻子和后继者每个成员的地位和权益,明确经济关系。1992年“关于农山渔村女性的中长期展望”中提出对农村女性创业提供支持支援,为农村女性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能让女性在家庭、社会当中与男人处于平等的地位,1999年施行了《男女共同参画社会基本法》,目的是男女作为社会的平等一员,确保按自己的意愿参加各个领域活动的机会,同时女性通过自己的选择在社会上充满活力地生活,和男性互相合作,共同分享利益并承担责任。
我国的农业人口也在逐渐走向老龄化,同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随着农民工的大量流出,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事实上担负着农业的生产。日本农业女性活跃的现状和支持其发展的相关政策与相关法律的制定对活化我国农村经济无疑不是一个启示。
参考文献:
[1] 日本农林水产省.日本各年农林业普查数据[EB/OL]. [2014-05-30]. http://www.maff.go.jp/j/tokei/index.html.
[2] 農林水産省経営局人材育成課. 農村女性による起業活動実態調査結果[R]. 2014.
[3] 室屋有宏. 農村女性起業の経営発展と課題[J]. 農林金融,2011,64(12):7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