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米库氯胺(美维松,mivacurium)是一种非去极化类神经肌肉阻滞剂,具有起效较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的特点。目前研究显示它是非去极化型肌松药中作用时间最短的肌松药,可被血浆胆碱酯酶水解,代谢迅速,恢复快,在体内无蓄积,最适合长时间持续泵注维持肌松,常规无需拮抗,可控性较强,作为短效神经肌肉阻断剂,可作为全麻辅助用药,便于气管插管,在手术或机械通气时使骨骼肌松弛;适用于儿童、成人短时间手术;门诊手术;内窥镜检查;需要肌松的气管插管;作为持续输注,适用于对手术时间不确定的手术。它主要由血浆胆碱酯酶水解,与其它苄异喹啉类肌松药一样,减慢注射速度有助于减低组胺释放所导致的血压和心率的改变。本课题旨在观察研究在老年患者麻醉中使用1MAC(浓度:1.2%)异氟烷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对米库氯胺临床药效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1病例选择及分组 择期全麻开放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随机分成异氟烷组(Ⅰ组)和异丙酚组(Ⅱ组)。两组患者年龄范围为65~80岁,无神经-肌肉疾病病史,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无重要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术前各项常规检查无异常,未服用影响肌松药作用的药物。
1.2麻醉方法 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安定10 mg和阿托品0.5 mg。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鼻咽温度、BIS指数及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监测有创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并从此处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 mg/kg、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2~4 μg/kg诱导,不用任何肌松药,使用喉罩行机械通气。Ⅰ组用异丙酚2~5 mg/(kg·h)、瑞芬太尼 2 μg/ml血浆靶控输注,维持呼出末异氟烷浓度为1MAC(浓度:1.2%);Ⅱ组用异丙酚4~10 mg/(kg·h)静脉输注,瑞芬太尼 4 μg/ml血浆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待上述指标稳定5分钟后,静脉注入米库氯胺0.15 mg/kg。术中室温维持在24℃左右;术中调节呼吸参数使PETCO2维持在4.6~5.7 Kpa。液体加温后输入使鼻咽温度维持在36~36.5℃。保持术中血压、心率波动于基础值±20%,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可以调节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的用量。麻醉深度的维持以BIS维持在40~50为准。
选用TOF-Watch SX(Organon)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进行肌松监测,选择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 (TOF:频率2 Hz,波宽200 μs,电流强度50 mA,间隔15 s)方式作为刺激形式。
2.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循环系统平稳,体温维持在36~36.5℃,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手术时间、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含量、电解质、PaCO2、血总蛋白、血白蛋白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两组间HR、CVP、SBP、MAP和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3药效学变化 各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比较、维持90%~99%肌松所需米库氯胺泵入速度及恢复指数见表2。各组间起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Ⅰ组与Ⅱ组的临床作用时间、泵入速度和恢复指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表1 三组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表2 单次注射米库氯胺后的药效学变化
在当今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更多的老年人面临就医及实施手术操作,老年人常常因脏器功能衰退而导致一些麻醉药物代谢缓慢,在临床麻醉中静吸复合麻醉得到更为普遍的推广。在面临全身麻醉时,肌松药成为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米库氯胺属于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类神经肌肉阻滞剂,因可被血浆中的胆碱酯酶快速降解所以作用时间短[1],它填补了琥珀胆碱和中长效非去极化肌松药药效学直接的空白。它的特点是起效较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1-3],无神经毒性,可广泛用于神经外科[4-5],作用时效短,特别适用于日间手术麻醉[5]。临床麻醉中有许多可影响肌松药物药效的因素,在诸多因素中吸入麻醉药物的影响尤为麻醉医师所关注。
本研究的主要目是观察在老年人麻醉中异氟烷对米库氯胺肌松效应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临床麻醉中异氟烷能明显增强老年人麻醉中米库氯胺肌松的药效。因此在临床麻醉过程中若复合使用,应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减少用量。
[1] Diffenbach C,Mellinghoff HI.Mivacurium chloride-a comparative profile[J].Acta Anaesthesiol Scand Suppl,1995,106(23):5.
[2] Rubin LA,Lien CA,Savarese JJ.Mivacurium:A Novel,Short-Acting,Nondepolarizing Muscle Relaxant[J].Seminars in Anesthesia,1995,114(4):245-256.
[3] Ezzine E,Samia D,Donati J,et al.Mivacurium Arteriovenous Gradient during Steady State Infusion in Anesthetized Patients[J].Anesthesiology,2002,97(3):622-629.
[4] Lirk P,Longato S,Rieder J,et al.Cisatracurium,but not mivacurium,inhibits survival and axonal growth of neonatal and adult rat peripheral neurons in vitro[J].Neuroscience Letters,204,365:153-155.
[5] 鲁显福,曾因明.米库氯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0,5(5):42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