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优化立体图形的教学

2014-06-11 03:50刘政强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

立体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特点所限,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概念十分模糊,空间想象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巧用多媒体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一、巧用多媒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必须注意直观教学,教师的演示和指导操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他先用多媒体演示把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分别摆成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和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每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每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操作:4人一组,每人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一个长方体,要求同组的同学摆出的形状尽可能不同。最后指导学生讨论:每人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可以怎样计算?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中发现,摆出的长方体形状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含有12个小正方体,所以体积都是12立方厘米。摆出的长方体所含的单位体积的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而长方体中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相当于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通过多媒体的形象演示、自己动手操作和思考讨论,学生亲身经历了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从而加深了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建立了长方体这一空间概念,也为后面学习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空间概念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很抽象,尤其是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或把两三个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问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大多数学生根本无法想象这类题空间的变化。而形象具体的多媒体课件则弥补了这一缺憾,给教学带来诸多方便。如教学“把右图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5厘米][10厘米][15厘米]

学生看到这题,马上就会想到:先求出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三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再用三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去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计算繁琐且容易出错。老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其分割的过程,同时展示增加的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长方体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增加了哪几个面?这些面的面积怎样求?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4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就是木块表面积增加的面积。列式:10×5×4=200(平方厘米),比前面的方法简便得多。这样的演示教学既优化了计算方法,又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谓恰到好处。

三、巧用多媒体,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后,教师可以经常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素材。让学生在头脑中能想象出一些立体图形的基本形状,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后,教师应留两三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在头脑中画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并说说它们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打下基础。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实际运用时,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实物进行想象:比如求长方体饼干盒四周商标纸有多大,就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壁,求粉刷的面积,又是求哪些面的面积?再利用课件直观演示进行验证。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也能激发想象的热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想象力是创新精神的基本构成元素,没有想象力就谈不上任何创造发明。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飞速发展的年龄,如果教师能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在课堂上经常巧用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优化立体图形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相信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会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
积木的表面积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