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庭鑫 何魏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此,国家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退耕还林政策,而确保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对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稳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退耕还林的收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较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尤其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环境问题日益加重,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此,退耕还林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我国在退耕还林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退耕还林经济效益研究
本文对退耕还林经济效益研究主要从退耕还林收益现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以及退耕还林产权三个方面入手。
(一)退耕还林收益状况
实施退耕还林的主要目标在于减少对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而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考虑的是获得的经济效益。从这一点来看,要想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应注重将农户增收与退耕还林工作结合在一起。相关专家研究认为,退耕还林工作给农户经济收入带来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补助期,即国家给予退耕还林进行全额补助;阶段二,几乎没有收入期,该阶段经济林经济效益不明显,需要大量经济投入,同时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如果不制定针对性政策,农户复耕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另外,在管理及树种栽种时如没有相关的技术做支撑,会延长退耕还林的投产期;阶段三,农户收入增加期。该阶段农户采伐经济林与用材林可获得较高经济收入。不过一旦市场饱容易导致产品挤压,给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后续产业发展研究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受农户自身、林地种植结构、农户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逐一对其进行探讨。
对退耕农户从林地获得经济效益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将林木收益当做重要收益的农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表明农户深受木材经济的影响,对林地的认识仍局限在“伐木卖木头”阶段。部分农户感觉经营难度较大,并未认真考虑收益问题。
在林地种植结构方面,多数农户反映退耕还林初期,树种选择范围较为狭小,其中生态树种的种植占有较大比重。从中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开始之初,多数农户在技术、经验方面比较缺乏。同时,对后期工作的开展未进行科学、系统的预见。实施上考虑到林木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户要想从其中获得可观收入并不容易。
另外,农户从林地获得的收入还受技术因素制约。据调查显示多数农户希望从政府那里获得技术帮助,同时还反映在退耕换林后续产业上,林业部门并未充分给予技术的引导。尤其对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户对生产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
总之,退耕还林工作实施面临着较多问题,给经济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从技术、政策等层面给予更多的扶持。
(三)退耕还林产权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实质为,通过重新安排土地产权结构,建立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契约,以达到鼓励农户从事对生态环境有利的经营活动。不过随着政府降低退耕补助数额,以及受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这种激励激励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同时,国家将林业资源划分为两类:公益林、商品林,其中公益林的主要产品为生态效益,不允许进行生产性的采伐。退耕还林如果目标是生态林,极易导致农户土地使用权的缺失。如不能有效解决生态林地产权问题,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将会受到不良影响,导致退耕还林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并且考虑到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些特殊性,国家未对生态林事权归属加以明确规定。例如一些生态林树种,因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在一些管理制度上仍处在探索阶段,给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从而减少对其的投入。总之,对农户来讲,林地收益因具有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消弱了农户投资林地的积极性。
二、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政策建议
针对退耕还林农户收益存在问题,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增加农户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户退耕还林的热情。
(一)注重退耕还林经营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当前退耕还林模式要求耕地所有者自还,在规模经济与家庭经营间存在着矛盾,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验收检查成本。为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初期,应进行规模经营,使种草种树的规模效益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保证林木及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并采用入股经营、联户经营等多种方式,以吸引更多的技术与资金,不断提高林地经营管理水平;其次,鉴于农村土地集中流转经营的发展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可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加以规范,以更好的实现优退耕还林的化配置。
(二)增加退耕农户技能支持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提供新技术,逐渐改变农户传统种植业观念,通过大力实施林药间种、林草套种,让农户从新技术获得切实的好处,从而确保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具有长久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应组织农户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尤其应引导与鼓励农户向高校种养殖业方向发展,以达到提高农户产业结构调整能力的目的。另外,政府还应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实用技术的培训,帮助农户在二三产业更好的就业。
(三)加强退耕后续产业的资金支持
首先,在信贷业务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大胆创新,尤其在退耕还林方面应敢于尝试,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同时,积极研究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结合点,努力拓展业务渠道;其次,注重在退耕还林质押方面的创新,联合财政、林业等部门将退耕还林收益权作为质押,并签订相关协议,允许农户通过抵押经济林、退耕还林产权进行贷款;其次,加强退耕区集体林权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促进林权流转速率。同时,加强制定针对性规章制度,规范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环节,确保林权流转的高效性。
三、结语
退耕还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应认真分析退耕还林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针对性解决办法,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经济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白灵、曾宇.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评价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02):132-134.
[2]张贞,肖庆业.退耕还林工程经济社会效益评价与分析——以江西省信丰县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39-42.
[3]牛輝.桂西北不同经济林退耕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