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滨
【摘 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效果,影响治疗的因素,及耳聋恢复的预判。方法:对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并作全面统计与分析。结果:患者经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突发性耳聋多发于中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双耳发病者并不少见,且其预后与单耳者无显著性差异,治疗上支持越早开始预后越好,但在第2周开始治疗者预后并不差于第1周治疗者。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体会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udden hearing loss),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1 ]。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突发性耳聋为耳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目前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聋[2],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一些媒体曾认为,突发性耳聋虽未经任何治疗,也有近半数患者听力可自行改善,但多数认为疗效与病程长短等多种因素明显有关[3]。
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至2013年11月我科共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90例。这些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临床资料较完整。其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3岁,平均42岁。均有48小时内突发的自觉性耳聋。听阈升高大于50db。损害之听力曲线以交频段下降为主,部分呈平坦型。部分伴有耳鸣。部分起病前有感冒等诱因。治疗上采用综合疗法,即给泛影葡胺、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加复方丹参液、改善微循环药物、1‰普鲁卡因、抗病毒药、维生素、高压氧及颈椎前星状神经节阻滞等,平均疗程25天。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①显著好转:听阈小于30db,或听力治疗前提高50db以上。②好转:听阈在30db~59db之间,或听力较治疗前提高20db~49db。③稍改善:听阈仍≥60db,但听力较治疗前提高5db~19db。以前两项统计有效率。
2.2 疗效结果。见表1。起病年龄、患耳损害程度及有无诱因等在本资料中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体会
随着社会综合水准的进步,一些与社会进步相悖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公共噪声(环境噪声)无处不在;青少年佩戴随身听耳机的比例在增加、时间在延长;滥用耳毒性药物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听力损失、听力障碍威胁着几乎每一个人,每年的新生儿中有约0.1368%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4]。突发性耳聋病因未明,其发病及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不同的专家分析的结果可能各有异同,本文资料分析发现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3.1 年龄 有媒体报道认为突发性耳聋发病率30岁~6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本文比较支持这一观点,但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本组最小13岁。
3.2 性别 一般认为突发性耳聋不存在性别差异,或女性稍多于男性,但本文统计资料中女性患者仅占24.4%,显示男性患者发病率已大大高于女性,应引起必要的注意。
3.3 单双侧 有文献报道双耳同时炎聋者为1%(0.44%~4%)。本文统计达26.7%。但从耳听力减退程度多不相符,有认为双耳同时突发性耳聋预后较好,但本文资料显示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2.4%和45%,P>0.05,沒有显著性差异。
3.4 开始治疗时间 预后与病程长短密切相关已为临床普遍接受。有文献报道多认为1周内住院者与1周以上者预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本文资料显示,在第2周内住院者与第1周内住院者P>0.05,差别没有显著性,但2周后住院者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可能与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有关。
综上所述,本病多发于中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双耳发病者并不少见,且其预后与单耳者无显著性差异,治疗上支持越早开始预后越好,但在第2周开始治疗者预后并不差于第1周治疗者。上述研究结果与传统观点有着相当的差异,不排除标本例数限制或地方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刁明芳.急性听力损失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1.
[2] 王英歌.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1,24.
[3] 王学林.突发性耳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1999,3.
[4]单子丽,辛庆云,李新蔚.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