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确立“快乐教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建立一种尊重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示独特个性的舞台,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快乐、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快乐互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习风气,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快乐”起来。教师要从精心设计有情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角色扮演,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等几方面研究快乐、活跃、民主的课堂对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激发兴趣;快乐互动;成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确立“快乐教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一种尊重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示独特个性的舞台,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入最有生气、最有情趣的语文艺术活动中。而用“快乐”撑起课堂不失为一剂良药,能促进学生成才。
一、精心设计有情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易揭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我在教学中历来就有让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把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是感兴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写在笔记本上或小纸条上,在课堂上进行探讨。这样,学生们在预习时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有质量、有创意的问题,我会在课堂上找合适的机会与他们进行探讨,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我认为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是高质量的学习,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几年,我所任班级语文成绩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些不起眼的“问题”功不可没。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有帮助而且很有情趣的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如《春》这篇散文美在哪里?《陋室铭》中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丑小鸭》中环境对人物有什么作用?《风筝》中从不同角度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主题?……这些问题是文章中的一个个亮点,正是我们授课时把亮点传递给学生的最佳机会,是一个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对本节课大感兴趣的可贵表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恰当地引导,多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读书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问题,去探索更深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了,整堂课都在积极参与,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探究中获取知识,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凭借教材,运用电教手段、音乐,结合生活实际、亲自动手实验等,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服务教学。例如讲授《看云识天气》时,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一下天空,结合课文所学的知识,预测近几天的天气,并在以后几天加以验证。这样,学生会觉得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是这样紧密的相连,是这样的有用,就会愿意学语文。再如《观潮》教学时,利用电视录像,让没有见过钱塘江大潮的学生体验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文中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讲《向沙漠进军》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沙漠侵袭人类时的几种方式,并结合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屡遭沙尘暴的袭击的实际,引发学生对现实的思考,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到沙漠的危害,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学《斑羚飞渡》时,演示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讲《死海不死》时,可以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出在巴勒斯坦地区有一个湖,不会游泳的人在里边也不会被淹死,然后出示课题《死海不死》,讲课中再结合前面的实验——鱼死了,来理解“死”字的含义。这样的情景设置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乐在其中、爱在其中。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放音乐《好汉歌》,通过雄壮的旋律、豪迈的歌词让学生感受到梁山好汉豪爽、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鲁提辖勇救金氏父女的举动了。教学《谈生命》时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命运的坎坷、激扬,似溪流涓涓,成功与失败相伴相随,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试问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有谁还会呼呼大睡,坠入梦乡呢?有谁还会“走私”开小差呢?
三、让学生角色扮演,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假扮成自己课本中的人物,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那么角色就不再是课本上的了,而是自己和身边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的角色就有了一种生亲切感,自然也就加深了内心的体验。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小组选择一两个片断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要进行表演,也就是需要学生自己的进行创作,他们在创作表演时需要揣摩各个角色不同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用不同语言给它表述出来,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在表演中得到锻炼和培养。所以,在整个创作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还受到了“人不能爱慕虚荣、要诚实”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之,快乐、活跃、民主的课堂,学生所欲也,课堂活动,亦学生所欲也,二者得兼学生便会出彩。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应当用“快乐”课堂这台挖掘机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这种潜能,使他们不断成才。
参考文献:
[1]孟凡堂.民主的课堂,高效的课堂[J].考试周刊,2011(63).
(河北省卢龙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