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青玉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2
摘 要 利用足底压力传感装置、三维技术测试分析系统,对黑龙江省场地自行车4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运动员进行深入研究测试。通过运动员专项骑行过程的力量、力峰、力频、等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踏蹬力量素质变化以及各阶段骑行特点,将分析结果结合训练、比赛实践,为教练员提出新的训练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场地自行车 运动参数 运动训练
一、前言
自行车运动是运动员借助于自行车这一器械来表现其能力的运动项目,运动成绩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监控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有助于教练员更准确地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了解运动员骑行踏蹬过程的相关运动参数特征,研究运动员能力的最佳结合点,探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训练方法是广大场地自行车教练员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因特网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家体委自行车训练中心资料室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
2.专家访谈法:与自行车运动项目世界知名教练马涅先生、自行车短距离主教练等专家进行沟通、探讨,设计此实验方案。
3.数理统计法:对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
4.实验法:采用足底压力传感装置结合爱力尔三维技术分析系统,对运动员原地启动83米与俯冲333米骑行过程中的力量、分段速度、膝、踝关节角度等信息进行采集。
三、结果与分析
(一)自行车踏蹬最大力量变化分析
专项骑行时,左侧、右侧最大用力对比,左侧强于右侧。在启动和俯冲过程中,不同传动比骑行左侧最大力量明显不同,而右侧变化较小,说明多数运动员左侧用力远大于右侧,运动员左侧为专项骑行主力侧。
(二)俯冲踏蹬力量变化情况分析
在骑行过程中,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踏蹬力量为120N左右,该力量为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该力量的大小与保持的时间、变化的速度是运动员能力的直接体现。图中力量和时间的变化间接反映了运动员骑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骑行变化。在骑行过程中运动员踏蹬用力有4个力量提升阶段即加速阶段,同时在此阶段会有略小的波动。按时间短显示为弯道与互相直道转化阶段。运动员俯冲开始时会以一个较大的踏蹬力量加速,之后保持以适应速度。进入弯道前首先要提高速度,进入弯道后保持,弯道转直道运动员有意识地加速,在直道过程中提高速度。最大用力出现在第一个弯道转直道阶段,这个阶段是运动员在体能和速度较强的阶段。之后的过程力量都有所下降,并且由于速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运动员如果有能力继续加速则需要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具备非常出色的协调能力。在最后阶段,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依然可以保持較高的力量水平。
(三)最大用力时曲柄角度分析
最大用力时曲柄角度直接反映运动员进行踏蹬骑行时最大用力的发力时机。
曲柄0-180度时,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发力角度区间。在曲柄角度较小的时机发力将会使踏蹬力量过多地损失于曲柄平行的发向,属于不合理发力时机,但可以提前获得踏蹬动力。在曲柄超过90度进行发力属于被动发力,此时对侧腿已经处于上提阶段,同样会损失力量,获得动力的实际较晚,属于不合理发力时机。以左侧作为主力侧的运动员最大发力时曲柄角度普遍小于右侧,说明主力侧通常以更小的发力角度获得更长的发力时间。因此,可以设想加强弱侧发力时机的训练可以减小过于依赖主力侧造成的影响,有利于竞技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该项踏蹬力量测试值为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其数值远小于运动员基础深蹲力量,说明传统的下肢深蹲力量练习只能作为基础练习,应及时改变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单纯以深蹲力量为主的方式,深蹲力量需要通过专项手段转化为踏蹬力量,更应该思考基础力量练习的目标和比例。
(二)多数运动员以左侧为主力侧,右侧多为辅助。加强弱侧练习,将有利于主力侧减压,对成绩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三)通过力峰、力频分析,可以了解到运动员在不同阶段的骑行特征,可以作为运动技术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时,使运动员清晰地认识到直道与弯道转化的速度特征,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分配体能。
参考文献:
[1] 苟波,严金慧,李之俊,马国强,刘茂.SRM训练系统在场地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院报.2008(5):59-64.
[2] 张健.对自行车运动员在骑行过程中踏蹬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