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转明
〔关键词〕 数学教学;合作学习;问题;点拨;倾听;交流;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85—01
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应该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合作学习就是在留白的基础上,由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有疑惑、有争议、认识模糊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争论中得出正确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交流阶段,需要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使师生之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他们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首先,给出难度适宜的问题。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本身很简单,没有合作的必要,或者很难,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还是得不到答案,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必然会流于形式,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设计出难度适宜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道开放题:“把一个长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大多数学生只能想出一种方法,通过小组内几个同学的交流,就会认识得更加深入和全面。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先不告诉学生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而是给每组分发一些实物(魔方、橡皮、牙膏盒、药盒等),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这些东西如果抽象成立体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时候的合作学习就是必要的,因为学生个人的认识有限,小组的集体合力必然能够弥补学生个体认识上的不足。学生归纳出长方体的特点之后,教师再对这个概念进一步抽象提升。
其次,要适时点拨引导,适当地给予提示,促进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在合作的交流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导”的尺度,适时点拨。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要善于因时而导,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讨论,决不是放任自流。对思想认识模糊甚至错误的学生,要及时引导,使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在教“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中,让每组学生先准备好一个圆,课堂合作的时候每个学生各有任务,剪的剪,拼的拼,仔细观察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最后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提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宽呢?)讨论回答:长方形的长约等于圆周长的一半,也就是长方形的长约等于πr,宽等于圆的半径r,最后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2 。
再次,要鼓励学生交流与倾听。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旁征博引,以说明自己的问题;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刻意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学说明自己的观点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要求不仅要听清楚发言者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和自己的观点一样不一样,同时还要思考发言者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若正确,好的想法体现在哪里,或者发言者还有哪些没有想到;若不正确,要明白为什么,并能举出反例。听完同学的发言,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心平气和地交流自己的看法。
最后,要重视合作学习的评价。实践证明,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防止部分学生吃“大锅饭”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比一比、评一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凝聚合作士气,最终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
总之,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 21 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教师要通过不断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笙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