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仁
【摘 要】如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如今的人才也不仅仅是会读书的人,更要求会做事,明事理。所以,对于中小学生的要求也就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在新课改之后对于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这一状况,不少学校对于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将围绕这一问题,浅谈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
一、提高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提高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让中小学生对于社会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这样也可以为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我国人才发展的大计,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实践能力。
二、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1.建立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系统性的实践系统
想要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可操作性讲,首先要构建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具有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模式。构建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不要将社会实践局限于校园中,更应该将社会实践摆放到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汇总。以整个社会为大背景,使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甚至走进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社会实践。只有将社会实践的背景放到真正的社会中去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社会的艰险,了解世事。单纯地在单一的环境中进行社会实践不利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有可能使学生对社会实践产生一定的误解。建立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践形成一定的结合,将二者形成密切的联系。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这也就是提出的关联性教学,将以认知为主的课程和以体验为主的生活结合起来就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无论是知识上的还是经历上的更多的阅历。同时这样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平台多样化,多渠道地认知整个世界。通过认知世界再次认知自己,对自己拥有准确的定位。这种系统性的实践活动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时间能力。
2.增进合作体验,形成团体合作成长模式,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合作能力
组建群体性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力。众所周知,我国有一句老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简单的话就直接表现了团结的力量。我们不难理解,一件对一个人看似很难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条件下,也会最终迎刃而解,这就是团结合作的力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团队合作的力量。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活动、构建一个共同的活动目的,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不同的社会实践,其经验也就是一个人的。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我们都还是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就有两个思想。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合作关系的建立可以为创造一个效率更高的团体做好准备。一个团队在社会活动中的体验以及经验的积累,可以在交流过程中开阔每一位学生的视野以及知识的吸收,更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合作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因为我们的教科书不会对这方面的知识来进行介绍。但是我们要明白,社会实践给学生一个团结合作的平台,也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一个重要的转折。
3.开拓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发散的思维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是极其珍贵的,它是创新精神的前提。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够遗漏掉这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当今的教育制度的环境下,学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被压缩,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会面临障碍。所以,作为教师或者是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在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与思维发展空间,这样的宽松的发展环境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社会实践的本身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有自由去搭建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预先没有想到的问题,进而独立思考并通过自己或者团队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而老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的前进指明方向。这样的师生关系以及思想上的自由,会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更加积极主动迎接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4.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体验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实践的一大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不仅仅针对于班级学校,也包括家庭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每个角色在社会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少年强则国强,所表达的就是少年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责任。少年身上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运。这一点应当尽早地让中小学生知道,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当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的时候才能够让未来中国的接班人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要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问题,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5.拓宽知识边界,加强学科间相互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其成为综合型人才。学生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暂时存放在脑海里,不经运用也会丧失其存在的必要,而社会实践就是为学生使用学到的技能而搭建的实践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当开展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掌握知识的深层次含义,优化自己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多学科运用更加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
6.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健全社会实践的体制。社会实践应该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来进行不同方面的实践锻炼,这样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社会实践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然的接触社会,从中获取思想上、心理上的经验,这样的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才是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基地能够使学生拥有专属的社会实践场所,从而在此可以展开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总结
当今的社会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期,知识量的剧增使得更多的教育部门盲目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是属于可以适应社会的人的,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这个大家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总之,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健全学生能力以及心智的重要方面,这对于每一个学生甚至祖国的未来都会有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殷世东,孔丹丹.论中小学社会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2]王伟杰,陆雯,王宇.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体制及机制的调查分析——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调查[J]. 思想理论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