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青春
(株洲日报社,湖南 株洲 412000)
工作性报道的创新是党报的着力点
——以《株洲日报》为例
□颜青春
(株洲日报社,湖南 株洲 412000)
工作性报道是地方党报的“当家菜”,但主题、内容多为“规定动作”,给人的印象是:面孔严肃,表情呆板,结构单一,语言空泛,缺乏亲和力、感染力。报纸上数量很多,质量较低,可以说严重影响了党报的阅读率、传播率。
说起原因,有客观的因素,主要还在于报人自身的观念、作风和能力。有的人认为,工作性报道就是宣传,而不是新闻,把两者割裂开来,因此不予重视。有的人认为工作性报道条条框框太多,出新往往意味着出错,不敢创新。改进工作性报道,首先就要克服观念的束缚,内心的藩篱。
株洲日报社追求导向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服务的“温度”,在工作性报道中力求导向上不出错,形式上多出新,效果上多出彩,不断提高主流新闻报道水平。
记者不应是社会事件的简单的记录者,而应是社会发展的思想者。媒体不应是上传下达简单的传声筒,而应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建设者。
2014年,株洲日报社变被动的记录者为地方区域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勇于发声,问题犀利,同时积极建言,予人启发。先后推出《十问株洲》10篇,《再问株洲》10篇,共10余万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株洲市委书记给予高度肯定,并在7月市委全会的工作报告中,开头就引用了这组文章。
围绕如何做好工作开局的报道,按照惯例是报道各个县市区、各条战线、部门如何积极投身今年的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开门红”。2014年,《株洲日报》编辑部认为,媒体应该有更大的作为。认为当今世界,发展你追我赶,建设百舸争流,唯有头脑清醒,思想解放,善于知己知彼,审时度势,方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于是,该报决定从“思”入手,从“问”出发,把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助力株洲发展升级作为党报的责任,发挥舆论先行的优势。经过反复研讨,拿出了《十问株洲发展》大型系列报道的策划,主题是围绕“株洲现在怎么了?”、“株洲未来何处去?”两大问题,从破除领导干部的思想障碍入手,正视发展差距,探讨背后原因,寻求破解之道。
策划小组确定了十个报道选题,即“十问”:一问:工业重镇如何重振雄风?二问:向东向南,如何拓展城市新空间?三问:产业集聚,如何打造“中国动力谷”?四问:县域崛起,如何铺就全新版图?五问:民营经济为何没有“星火燎原”?六问:两型考题,我们如何继续作答?七问:体制机制,如何探出改革新路?八问:第三产业,发展“短板”如何补长?九问:效能革命,机关如何提速提质?十问:是城市改变我们,还是我们改变城市?
报道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专家学者的眼光,以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面审视株洲,重点反映问题,剖析现象,思考问题,寻求路径。
《十问株洲》系列报道发表后,在株洲各界产生了广泛和重大的影响。5月,我们借势发力,推出《再问株洲》,带着问题,再度出发。报道角度由《十问株洲》的宏观视角,转变为中观视角,重点围绕株洲产业发展现状的内容。
《再问株洲》系列报道,围绕“项目为何落地难?”、“‘株洲品牌’信心去哪儿了?”、“如何让游客流连忘返?”等问题,深度探入。
报道问出了群众的心声,也回答了群众的困惑,对路径的探讨更是启发了大家的思维,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引发了热议,市委办、市发改委、醴陵市有关部门为此召开专题研讨会。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但不应简单当好“传声筒”,还要当好社会的“望者”。《十问株洲》、《再问株洲》系列报道以建设性的态度,围绕中心工作做策划,发挥了党报作为思想大报、舆论先导的作用,体现了报人的担当精神和主动作为的责任感。
改变工作性报道不吸引人、不感染人、干巴巴的问题,就要求把“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把“政治话语”转变成“新闻话语”、“百姓话语”;在选题上,要摒弃工作简报式报道,提倡报道内容鲜活、案例典型。做到这些,落脚点是记者的工作作风,记者是否深入一线、是否认真采访就成为成功的关键。
现在,党报记者很多的时候不是一个“记者”,只是一个不称职的“编辑”,编材料的编辑,即把会议材料、各单位的总结材料拿来进行删减而已。写出来的稿件都是二手货,显然是没有深入一线采访。
2014年8月,《株洲日报》策划“株洲发展——样本解读”系列报道,展现上半年各部门、单位奋力打造发展升级版取得的成果。编辑部策划要求改变“高大上”的报道模式,内容选取“化大为小”,抓新闻亮点,抓新闻角度,抓呈现创新,探索工作报道、成就报道新闻化处理,以此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
比如对于农业局的报道,要求从三个小角度切入,做成三篇报道,即《农业企业,在乡野蓬勃生长》、《舌尖上的安全,从田土里抓起》、《“株洲蔬菜”,品牌越来越响》。要求题材新,内容实,案例鲜。
呈现形式也做到风格统一,要求标题时尚、抓眼,不要高大上的口号标题,不要死板的工作简报标题。写法要求由点到面,从具体故事、人物、事件、场景入手,要有画面感。叙述性要少,体现再现性。
这样的策划要求,记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见人见事,获取第一手材料。炎热的八月,记者走进偏远乡村,围绕“乡村驶出合作社‘大船’”,记录下株洲县仙井乡的弘农种植养殖合作社、醴陵市板杉乡、金桥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围绕“‘株洲四件宝’映现加工企业风采”,采访茶祖印象茶业有限公司、攸县弘华麻鸭业有限公司。围绕“休闲农业开出‘满天星’”,到荷塘区“荷塘月色”、株洲县松西子社区采风。
9月按照市里统一安排,报道14个单位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整改成果。做同一主题的综合报道,14篇稿件容易出现内容雷同,如果只是简单地唱赞歌,读者不会感兴趣。这样,报道的目的就达不到。
我们认真策划,从具体“问题”出发。针对每个单位需要整改的问题、正在整改的几十个问题中,选取群众最关注的四、五个问题,进行采访,与单位一把手,开展一问一答。比如教育局采访,我们设计的问题是:民办学校挤占公办资源,这种现象还有吗?公办教师在编不在岗,任教民办学校,群众议论也很多,怎么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职人员入股民办教育机构,清退了吗?以前教辅资料一大堆,有的家长还必须到书城指定摊位购买,怎么制止这种行为?
记者不是简单地编辑各个部门提供的汇报材料,而是认真设计问题,并且深入采访。这样问出了读者平时想问的问题,读者自然就会关注我们的报道,媒体的影响力就会扩大。
组合更有力
工作性报道大多是长篇大论,读者说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我们拆散单一的综述长篇报道,多采用组合报道,做到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的立体化报道。同时改变单一长篇通讯报道形式,做到多手段呈现,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图表等,只要适合表达内容均可采用。
工作性报道要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整合各种新闻信息资源,进行高密度和强渗透力的信息传播,对受众进行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围绕《十问株洲》、《再问株洲》系列报道,我们打出组合拳,深化报道,推出系列评论,从《无为就是过失》、《差距就是潜力》、《环境就是发展》、《开放就是改革》、《进取就是担当》、《项目就是未来》、《民生就是目的》等7个方面进一步引导舆论。
工作性报道在采写和表现上,要把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工作,转化为“实而细”的具体事件、具体人物、标志性的实物、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事例。要求有现场感、有人物、有故事、有思想、有细节。
“株洲发展——样本解读”的每一篇报道,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我们“化大为小”,多角度整合新闻资源,设计了四个栏目:“新闻主打”、“人物对话”、“亮点点击”、“图说发展”。有综述、有人物对话、有新闻故事,有新闻制图。“一把手话整改”系列报道的每篇报道1000字左右,由三个板块组合而成,有针对性强的“对话局长”、现场感强的“实地体验”、以及新闻链接性的“整改成绩单”。这样,内容上,不同侧面得以充分展现。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各取所需。
根据报道内容,报道体裁上做到灵活多样,使文章“短”、“实”、“活”,文风清新。每组报道,我们特别是大量采用“新闻制图”,减少了数字较多的文字内容,代替以直观、形象的信息图表。这种新的新闻写作方式,或者说呈现方式,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改变沉重而死板的模式,美化了版面,吸引了读者,也方便了读者阅读。
党报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扩大影响力,必须在工作性报道等方面不断创新,创新理念,创新手段,改进作风。工作性报道创新的空间很广阔,大有作为。
(作者系湖南株洲日报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