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菁葆 张 欢
大约从中国的西晋(公元265~316年)时期起,日本的大和国兴起。中国的南北朝时,大和国统一日本,社会有了很大发展。在东晋和南朝时期,中日两国继续通使往来。公元四~五世纪时,有很多中国人东渡,移居日本,成为所谓“归化人”,他们及其后裔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特殊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隋唐时期,即大约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间,中国和日本之间出现了文化交流的空前高潮。在日本历史上首次以国家的力量组织、推动对于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多次派遣使节到中国。隋朝时期,日本派遣隋使共有4次;唐朝时期,日本正式派出的遣唐使共有13次,此外还有遇难返回、未曾入唐、非正式派出或非官方派出的交流往来未计在内。鼎盛时期是在八世纪初叶到中叶的50多年间,即武则天当政的晚期到唐明皇在位、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的中唐盛世。这一阶段的遣唐使活动,最具有文化交流的意义,许多重要人物出现在这一时期,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朝衡,或称晁衡)、吉备真备,以及中国的鉴真等。如果从日本女帝推古天皇八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出遣隋使算起,中经舒明天皇二年(公元630年)派出第一次遣唐使,到仁明天皇承和五年(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日本派出末次遣唐使,延续长达238年。
天平胜宝八年(公元756年),圣武太上皇去世,他的全部遗物被保存在奈良东大寺内的正仓院。该院共保存古代乐器18种75件,其中大部分是唐代时期流传到日本的乐器,如琴、瑟、筝、箜篌、螺钿紫檀琵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螺钿紫檀阮咸,以及横笛、箫、笙、竽、尺八、方响、筚篥、钲鼓、羯鼓、舞蹈道具等等。这些古代遗物能够保存下来是极其难得的,它们是日中友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同时也包含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内容,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也为中国人民所珍视(图9)。
图9.唐代传入日本的吴竹笙,公元8世纪。
唐乐被日本“雅乐”吸取以后,在奈良时代还保持着它本身的风格。但进入平安时代以后,内容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是经历了日本对它的研究、消化,使之适合日本自己的口味,即产生了日本化的改造。唐乐传到日本,终于因时因地而变异,染上了本民族自己喜爱的色彩,成为融合日本和中国两种文化特点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
当时,“雅乐”中的纯器乐合奏称作“管弦”,器乐与舞蹈结合的称作“舞乐”。仁明皇帝富于艺术资质,在管弦方面才能卓越,特擅横笛。他对“雅乐”进行了改革,使之获得重要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雅乐”乐器使用方面,仁明重新进行编制,对多而杂的乐器精简了若干,包括停止使用若干外来乐器,如唐乐中的竽、箫、箜篌、大筚篥等。继续使用的有笛、笙、筚篥、琵琶、筝、太鼓、钲鼓、羯鼓等(图10)。
图1 0. 日本雅乐中双人演奏笙。
平安时代初期,兴起了朗诵中国汉诗的风气。在它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式声乐曲,叫做“朗咏”,它走向繁荣已是10世纪初叶。朗咏用左方乐的笛、笙、筚篥伴奏,可以说是具有外来形式的日本艺术歌曲,也汇入“雅乐”之中①(图11)。
图1 1.日本雅乐合奏之笙。
众所周知,现在,日本雅乐依然保持着唐代燕乐的风貌。日本笙传承的“古典合竹”(即古典和音),基本上保持了唐代笙的古老传统。
这幅作品是我今年为期30天的巴塔哥尼亚摄影远征中最强大记忆之一。深秋的巴塔哥尼亚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水面凝结一层薄冰。在黎明前我穿过茂盛的灌木丛,手脚并用,攀爬超过60度的碎石坡,找到前一天探索好的拍摄机位,使用D810捕获到眼前黄金般耀眼的情景。前期拍摄我使用包围曝光上下拍摄两组照片,后期进行上下两组照片的拼接合并,并且为了整体的画面呈现效果,进行了1:1比例的裁剪。后期影调的调节手法我主要采用的是现今热门的亮度蒙版技术,控制影调调节区域,加以轻微的加深,减淡来呈现该幅作品惊叹的视觉效果。
1.音位
现在,中国使用的十七簧笙,由于地区、演奏者不同,个别几支变化音管(为转调而设)的音位也略有差异。但是,其主要音的音位都是一致的。另外,同样的十七簧笙中,又分为D、E、F、A等不同调的笙。为了与日本笙比较便于明白,故以D调十七簧笙为例与日本笙进行比较。
十七簧笙的音位,所表示的全部十七管,一支管表示一个音。其中的第一、第六、第九、第十六、第十七的音管是变化音管,是为了转调而设的。其他的音除了↑f、g两音之外,全部是双数的八度音。
日本笙是日本雅乐中用于吹奏和音的重要乐器,在日本其他传统音乐中不使用。日本笙只有一种D调笙。在古代的日本雅乐中,笙和竽曾经同时使用过,但后来竽逐渐淘汰了。现在,日本雅乐中使用的笙,与正仓院所藏的唐代笙相比较,两者的形制、音管数、音位排列、谱字等都完全一致,依然保持着唐代笙的原貌,可以说是活着的唐代笙。日本笙的管数为十七根。
中国笙与日本笙的音位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第一、第六、第十七这三个管两者的音不同。日本笙的第九、第十六两根管不发音,只是两支装饰性的管,而中国笙的这两支管,一支是↑g,一支是↑a。这可以充分证明中国笙的这两个音是在唐代之后装上去的。前面说过两者第十七根管的音高不同,日本笙是c、中国笙是↑d。从这一管上的音可以看到中国笙在唐代之后,将第十七管的c换到了第六管,而将第六管原来的↑g移到了第九管(这个管原来无音),在第十七管上又加上了一个↑d。第一管的音两者也不相同,一个是↑f,另一个是f。从这个音可以看到中国笙很可能是为了增加音数便于转调,而将原来第一根管的↑f降低了半音。通过以上两者的音位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十七簧笙,从唐至今虽然说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但其主要音位依然保持着唐代笙的古老传统。
2.和音
中国十七簧笙传承的和音,全部是由纯四、纯五度的音程组成。根音至第二音为纯五度,第二音至第三音为纯四度。日本笙传承的“合竹” (即和音)共十组,这十组和音分别在六个不同调的乐曲中使用。日本笙的和音全部是由不协和的音程组成。这些和音并不是笙传到了日本之后演奏家们重新组合的,而是保持着我国唐代笙和音的古老传统。日本笙每组和音的音数大部分是由六个不同音高的音组成,每组和音下边的黑音符表示和音的主音。其中第七组、第十组的主音位置与其他组不同,第七组的主音在下边第二个音,第十组在下边第三个音。
中国十七簧笙的和音,与日本笙的和音相比较,两者的音程组合及和音的音数都完全不同。日本笙和音的音程组合大部分是大二度、小二度、音阶式的排列。另外,最有特点是a、b两个音,每组和音中都有,↑f一音几乎每组和音中也都有。而中国笙现在使用的和音,每组和音的音数有四个音、三个音、两个音。由此可见中国十七簧笙的和音从唐至今变化特别大。从原来的不协和音程变成了今天的协和音程,每组和音的音数也减去了三分之二。这些和音虽说减掉很多音,但依然保持着唐代笙和音的核心音。
在文献中有关笙谱及和音的记载,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是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刊行的《文庙礼乐全书》。书中记载了笙图、音位、笙谱。笙谱中还标记有和声。《文庙礼乐全书》卷之四中,笙的插图有两个,一个是笙的正面图,另一个是背面图。笙图的管上标记着表示音高的工尺谱及律吕字。另外,在《吹笙法》中还详细地记述了吹奏时的运指方法。《文庙礼乐全书》中笙图上标记的谱字只有九个(即第二、三、四、五、七、八、十三、十四、十五管),第一、六、九、十、十一、十二、十六、十七这八根管上没有标记谱字。但是,根据《文庙礼乐全书》中笙谱《迎神》(明代洪武二十六年颁行的祭孔乐曲)中有关和声的记述,充分证明了第一、十、十一、十二这四支管是有音的。
明代笙的和音如笙谱中记载的那样,全部是由纯四、纯五度组成。无论是音程关系或和音的音数与唐代笙的和音已完全不相同了。但是,明代笙的和音仍然保持着唐代笙和音中的核心音。
今天的十七簧笙传承的和音,与明代及清代笙相比较,更接近明代笙的和音。
关于中国十七簧笙的和音,通过以上与日本笙和音的比较及文献记载,了解到了不同时代所用的和音也不相同。在唐代使用的和音是由不协和音程组成的,在明代则变成了协和音程,每组和音的音数,从原来的六个音减为四个或三个音。到了清代,从《文庙礼器乐舞图谱》中的记载,可以看到清代笙使用的和音,其音数与明代笙相比,又有所减少,不过也不排除记写有误的可能。今天,十七簧笙传承的和音如上述,更为接近明代笙。现在,习惯称其和音为“传统和声”,因为是从古代传下来的,所以这种叫法并没有错误。不过,这些和音并不是最古老的,而是从唐至明逐渐形成了这种和音,然后延用至今。因而,称其为“明传和声”更为准确②。
注释:
①冯文慈著:《中外音乐史交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116.页。
②左继承:《中国十七簧笙与日本笙的比较——探中国音乐的和声演变》,载《音乐研究》,1996年第1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