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2014-06-05 14:53
中国司法 2014年5期
关键词:戒毒法律援助公证

信息动态

安徽公证行业探索帮扶互助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安徽公证行业为有效解决县域公证机构资源匮乏、人才短缺、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的问题,积极探索帮扶互助服务新模式,促进公证工作良性循环发展常态化,取得良好效果。

(一)以行业互助为主题,凝聚发展合力。安徽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先后制定开展行业互助的实施意见和措施,并将行业互助工作作为对各市公证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通过成立行业互助领导组织、开展市县公证机构帮扶、组织公证机构质量互查、举办行业文化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创新行业互助形式,基本实现行业互助“全覆盖”。

(二)以行业互助为突破口,解决机构人员不足问题。安徽省内县域公证机构普遍面临资源匮乏,留不住人才的困境。省司法厅根据市级公证机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通过行业互助的方式,积极探索从市级公证机构选派骨干公证员到县域公证机构执业,以解决个别县域公证机构因公证员不足导致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先后有4家市级公证机构选派公证员到县域公证机构执业。有效解决了县域公证机构执业公证员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

(三)以行业互助为抓手,提升队伍素质。安徽省积极引导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从人力资源、业务绩效、管理水平、办公条件等方面加强公证机构建设,形成了一批综合实力较强、有影响力的市级公证机构。省厅依托综合实力较强、有影响力的公证机构积极打造县域公证员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市级公证机构在队伍建设、质量监控、内部管理方面优势,通过帮扶结对、强弱组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县域公证员、公证实习人员及公证员助理到市级公证机构跟班学习;同时市级公证机构定期选派业务素质过硬的公证员到县域公证处进行帮扶指导,帮助公证机构建章立制,传授、交流内部管理和业务开拓经验,解答业务咨询。

(四)以行业互助为平台,拓宽服务领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公证工作的基本职责。但是县域公证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业务领域,业务结构较为单一,较少介入与经济转型升级相关的公司事务、项目投融资等领域。作为行业互助的“领头羊”,全省各市级公证机构积极发挥业务领域广、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引导帮扶公证机构努力培育涉及公司企业改制重组、股权转让、政府招标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网络证据保全等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探索综合性、全方位、全程公证法律服务的途径和方法,拓展服务深度,提高服务层次。

(安徽省司法厅)

上海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上海市着力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根据办案不同阶段推行不同监控措施,努力为受援人提供优质服务。

(一)开展案前风险评估。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审查过程中,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案件效果和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进行评级分类,努力做到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一是明确风险评估要素。风险评估要素主要分为当事人要素和案件要素两类,当事人要素主要包括当事人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家庭及工作背景等五方面因素,案件要素主要包括前期法律程序、现有证据、程序性问题和裁判可能结果等六方面因素。二是评定案件风险等级。根据案件潜在风险情形,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案件分为三类:A类(风险很大)、 B类(风险较大)、C类(风险一般)。三是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对于A类案件,采取集体讨论、先行援助、指派资深律师承办、充分告知诉讼风险、引入心理疏导等措施降低办案风险,对于 B、C类案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

(二)推行案中动态监管。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在接受指派后,要填写上报《法律援助办案计划》,列明会见受援人、调查取证、递交诉状等具体日期,法律援助机构根据案件的风险等级,结合办案人员上报的《法律援助办案计划》,在办案过程中设置监控节点,采取重点督办、回访受援人、旁听审理、询问承办律师情况、调取办案卷宗等方法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对于A类案件实行全程监控;对于B类案件实行重点监控,在每一个监控节点均安排专人专门监督;对于C类案件,安排工作人员选择性地在部分节点进行监督。

(三)实行案后质量评估。法律援助机构定期聘请资深律师、法官、检察官、劳动仲裁员等专家作为质量评估人员,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综合审查评估。一是明确重点评估范围,对风险评估为A类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党委戊政府交办的法律援助案件列为重点评估对象,实行全面评估。对于其他案件则按照不低于2%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二是细化案件质量评估标准。根据承办人员的办案思路、办理结果、工作态度、档案材料等情况,按照“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对办案质量做出评定,三是注重运用评估结果。通过书面告知,个别谈话、召开评估结果通报会等形式,及时向办案律师及其所在的法律服务机构反馈案件质量的评估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改进工作,提高办案水平。同时,将评估结果与办案补,贴发放、案件指派和法律援助奖惩相结合,调动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上海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处)

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努力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立足本所实际,精心组织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教育形式,积极打造亮点特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继承创新,亮出“四张”新名片。一是依照《禁毒法》、《戒毒条例》、司法部127号令等规定,在总结戒毒工作经验和反复认证的基础上,出台并实施《“三期四段五步”戒毒模式实施细则》,完善形成了“纵向分期、横向分类、特殊编队、分区流转”的多维度强制隔离戒毒运行架构。二是扎实推进回归适应性教育,切实做到组织机构、学习课时、教学内容“三保障”。三是投入资金更新升级所内视频点播系统,实现了课堂化教学、主专题教育活动等实时、同步现场直播。四是组织医疗、心理、精神科专家团队,全面诊断,研究探索戒治新型毒品途径和办法。

(二)专业纯化,打造“四支”强队伍。一是打造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二是打造一支实操能力强的心理咨询专家队伍。三是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民警专职教师队伍。四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的康复训练辅导团队。

(三)拓展内涵,找准“五个”着力点。一是夯实基础,深入开展课堂化教学。进行需求式教学问卷调查,推行以课堂化教育为主导,以人文、道德、安全教育等内容的主题讲座为辅的教学方式,增强戒毒人员戒毒信念,强化拒毒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二是适应转型,不断推进康复训练规范运行。主动调整管理教育策略与措施,有针对性开展康复训练,不断推进规范运行。推行戒毒人员“6+1+2”戒毒康复与教育矫治新模式。开展康复训练课小班化教学,进行力量和协调性体能训练和测试,做好“三期”体能数据的采集。三是整合资源,健全完善心理矫治网络。建立和完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轴,以个体心理咨询、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辅导、拒毒能力专项训练等为重点的心理矫治模式。四是加快构建,打造特色所区文化。打造“一点一纵一横一环绕”等戒毒主题视觉布局,继续抓好“一报、一刊、一台、一网、一站”建设,不断丰富戒毒人员精神生活。五是创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帮教。组织社会团体和戒毒人员家属进行帮教,加深了社会对戒毒工作的了解支持,同时也让戒毒人员体会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增强戒毒矫治信心。

(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卢俊 梅晓飞)

重庆市戒毒康复所提升综合戒治质量

重庆市戒毒康复所积极探索戒毒康复人员教育矫治方法,根据戒毒康复人员戒毒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突出治疗、辅导、互助、训练四个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综合戒治,增强戒毒康复实效的工作措施。

治疗当先锋。对于新入所的戒毒康复人员来说,第一步就是脱毒治疗。一是躯体治疗,减少、缓解急性戒断症状,减少缓解与戒断症状治疗相关的疼痛与不适;二是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戒毒动机进行主动式的心理干预,消除退缩、回避、矛盾等心理,缓解敌对、猜疑、焦虑等情绪,使其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辅导紧跟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辅导工作必须紧紧跟进。一是集中辅导,通过集中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知识,使戒毒康复人员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正确地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分析和心理调整能力;开设法律教育课,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开设道德教育课,增强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强化道德观念;开设职业培训课,树立正确劳动观,丰富创业知识和求职技巧;开设戒毒专题课,强化戒毒动机,增强毒品危害意识。二是分散辅导,针对吸毒人员的不良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不良人格,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培养康复人员的规则意识,矫正不良行为。

训练强素质。训练是培养戒毒康复人员恢复健康体魄、增强拒毒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途径。一是体能训练,恢复和提高康复人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及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培养意志力;二是拒毒训练,通过戒毒动机强化、吸毒行为矫治、明确高危情景等,有效结合我所与西南大学开展的成瘾性研究项目,提高戒毒康复人员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三是适应训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日常的生活起居作息做起,从日常的生活卫生做起,加强督导;修复家庭关系,通过加强沟通,组织亲情活动,修复家庭秩序和家庭情感。

互助固成效。在康复人员及其家属、辅导员、社会专家和志愿者中建立互助组织,相互间建立起正确的社会依附关系,通过成员内部的相互帮助、鼓励和支持,相互学习优长,进一步强化戒毒正确认知,树立戒毒信心,修复家庭关系,修复社会功能,巩固戒毒康复成效。

(重庆市戒毒康复所)

猜你喜欢
戒毒法律援助公证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浅谈证据保全公证中如何保护利害关系人的个人隐私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改革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渠道 深化公证服务全覆盖
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证公信力
3.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获法律援助
哪些公证事项不能委托他人代办?
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
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