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然,王连心,谢雁鸣△,庄 严,易丹辉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2.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 100096;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 100048; 4.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中医把抑郁障碍归在郁病范畴,是指脑神与心神、肝魂、脾意、肺魄、肾志之间的功能失调后,产生气、血、痰、火、瘀的病例变化,而出现的情绪低沉为主要精神症状的疾病。主要影响肝、脾、肾、心、脑之间的生理变化。其病机转变为“始发于肝,并发于脾,上扰脑神”[1]。
本研究选取全国19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2]共1808例抑郁障碍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以了解抑郁障碍患者证候及亚型分布特点。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研究所HIS数据仓库[3],选取全国19家三甲综合医院HIS数据库中住院患者信息[4]。三级综合医院遍及全国各个区域,其中位于东北地区58例(3.21%),南部357例(19.75%),西部270例(14.93%),西南619例(34.24%),中部504例(27.88%)。
纳入标准:抑郁障碍患者。排除标准:100岁以上,费用小于1000,住院天数大于365 d,最终纳入1808例抑郁障碍患者。
1. 3 数据规范化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多家医院,各家医院在同一项目中所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为便于分析,研究者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专业人员合作,对数据库进行规范化处理[5]。诊断信息规范化参照西医ICD-10疾病分类名称及西医《诊断学》第7版疾病分类标准对西医诊断信息进行规范化。
本研究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使用分析软件为SAS 9.3。
在全国19家医院中,1808例患者分布科室为神经科751例(41.54%),心血管科107例(5.92%),老年病科82例(4.54%),干部病房65例(3.60%),消化科57例(3.15%),内分泌科53例(2.93%),骨科41例(2.27%),呼吸科40例(2.21%),妇产科25例(1.38%),中医科23例(1.27%),其他科室564例(31.20%)。
将1808例抑郁障碍患者的一般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包括年龄、职业、入院方式、入院病情、住院天数、付费方式、住院费用,并对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段分析及出院证候特点。
抑郁障碍患者男性占43.13%,女性占56.87%,年龄中位数为56岁,主要集中在18~75岁之间,45~59岁患者数量最多占28.60%,其次是18~44 岁年龄段占27.51%,再次为60~74 岁占26.06%,患病人群职业以劳动者居多占69.08%。以门诊入院、入院病情、一般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2 d将住院天数进行分段,8~14 d患者数量最多,39.66%患者的费别以医保人群最多占67.35%,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7389.04元,将住院费用进行分段,5000~10000元患者数量最多占37.49%。
中医证候肝郁气滞占32.91%,肝郁痰阻占12.66%,心脾两虚占11.39%。
表1显示,纳入研究的抑郁障碍分为抑郁症、器质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双相抑郁障碍)及抑郁状态4个亚型,并进行性别及年代分层分析。
表1 抑郁障碍亚型分布及性别、年代分层分析±s)
由表得出抑郁障碍的亚型中抑郁症比例占73.17%,器质性抑郁障碍占5.64%,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比例占2.21%,抑郁状态比例占18.97%。按性别分层发现,器质性抑郁障碍患者男性比例占10.31%,女性比例占3.62%,双相抑郁男性占3.54%,女性比例占3.98%。按年代分层,自2008年至2010年器质性抑郁障碍的比例从11.19%逐步降至5.82%、4.30%,双相抑郁障碍的比例从1.40%升至2.04%、3.61%。治疗结局方面,抑郁症好转率68.66%,治愈率22.23%;器质性抑郁障碍好转率82.18%,治愈率0.99%;双相抑郁好转率82.05%,治愈率7.69%;抑郁状态好转率84.39%,治愈率7.81%。随年代推移抑郁症的好转率由64.15%渐升至66.11%、72.38%,治愈率由29.56%渐降至23.87%、17.57%。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死亡6例,其中包括抑郁症2例,器质性抑郁障碍4例。
表2显示,将纳入抑郁障碍的4个亚型按年龄分层分为18~44岁、45~59岁、60~74岁、75~89岁4个年龄段。
表2 抑郁障碍亚型年龄分层分析±s)
由表得出,抑郁症患者比例在18~44岁最高占75.33%,随年龄增长渐降至72.47%、68.75%、40%;器质性抑郁障碍患者59岁之前为0例,60~74岁为13例占4.51%,75~89岁为63例占42%;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主要集中在18~44岁为31例占10.2%,其次为45~59岁4例占1.27%;抑郁状态患者4个年龄段比例分别为14.47%、26.27%、26.74、17.33%。抑郁症的治愈率随年龄的增长从37.39%渐降至27.35%、22.16%、18.97%。
《黄帝内经》中已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及情志内郁的论述。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载:“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脾,怒伤肝之类是也,其原总由于心,因情感不遂,则郁而成病矣……皆因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血,久延血分,延及郁劳沉疴。”
本研究发现,抑郁障碍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肝郁气滞、肝郁痰阻、心脾两虚、肝郁脾虚。
抑郁症至少有l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本研究提示,抑郁障碍中抑郁症比例器质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抑郁状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随年代推移,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比例从1.40%升至3.61%,考虑一方面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率增高有关。一方面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率提高有关。由此可见,尽管有关双相谱系障碍(广义双相障碍)的内涵不断演变,学界对此所存在的争论也从未间断,但都认同双相障碍的患病率远高于既往判断,而就诊患者中双相障碍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
器质性抑郁障碍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结构损害或脑神经生化、神经生理改变所产生的精神疾患,其主要表现为暂时且持久的脑功能紊乱反应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本研究提示,器质性抑郁障碍基本都出现在60岁以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逐渐增加,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自2008年至2010年,器质性抑郁障碍的比例从11.19%逐步降至4.30%。
本分析结果基于电子医疗数据,因为属于回顾性数据,因而存在缺失,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故应进一步结合前瞻性研究深入分析,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与依据[6]。
参考文献:
[1] 王彦恒.适用中医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2.
[2] 杨薇,谢雁鸣,庄严.基于HIS“真实世界”数据仓库探索上市后中成药安全性评价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779.
[3] 庄严,谢邦铁,翁盛鑫,等.中药上市后再评价HIS“真实世界”集成数据仓库的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1,20:2880-2882.
[4] 庄严,谢邦铁,翁盛鑫,等. 基于HIS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设计与思考[J]. 医疗卫生装备,2011,11:52-53,62.
[5] 杨薇,程豪,谢雁鸣,等.基于HIS 灯盏细辛注射液“真实世界”临床用药特点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18.
[6] Phillips MR.Zhang J,Shi Q,song Z,Ding Z,Pang S,et a1.Prevalence,treatment,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l-05: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Lancent, 2009,373(9680):2041-2053.
[7] 杨薇,李霖,谢雁鸣,等.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剂量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实效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18:3076.
[8] 王连心,程豪,谢雁鸣,等.基于倾向性评分的不同疗程使用参麦注射液肝肾功能变化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53-3059.
[9] 王连心,谢雁鸣,杨薇,等. 基于HIS真实世界的参麦注射液临床实效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2(18):2710-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