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芳等
【摘要】目的: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高效系统的护理。方法 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加强观察及护理。结果 本组病例均已控制或明显好转。结论 加强观察及护理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08-01
支气管哮喘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喘鸣音为主。多数在年幼或青年时发病,并在春秋季或遇寒时发作。哮喘发作时来去较快,且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哮喘停止后如同正常人一样。但如反复发作,不能缓解,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本文通过对50例支气管哮喘的成功救治和护理,着重阐述在护理过程中如何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及对症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均为支气管哮喘。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
2护理措施
2.1 环境的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维持室温18℃~22℃,湿度50%~60%,每天开窗通风。尽量减少病室内过敏原的存在,如不放鲜花,不使用陈旧被褥,湿式或使用吸尘器打扫。
2.2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或者取半坐卧位,哮喘严重者可取坐位,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尽量减少活动及降低耗氧量。
2.3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中有21例病人刚入院病情较重、大汗淋漓、情绪紧张、心情烦躁不安,我们立即来到患者床旁了解病情,关心帮助病人,稳定其情绪,消除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协助病人了解病房情况,解除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待病情好转后及时向病人宣教卫生常识及相关疾病的知识、自我护理知识、讲解哮喘给健康带来的危害性、严重性,并告知如何预防、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我保健意识,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2.4饮食与水分 哮喘患者呼吸困难过度通气,出汗致大量水分丧失,加之呼吸劳累使食欲下降,进食减少,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应及时补充水分,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液体及酸碱平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食可能引起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牛奶、蛋等。
2.5严密观察病情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史多不典型,又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的部分症状可能与支气管哮喘相混淆。因此,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如患者出现鼻咽发痒、打喷嚏、干咳等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应迅速通知医生处理,减少或避免哮喘发作;如患者呼吸困难、喘息、不能平卧、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缓解哮喘发作。当患者极度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躁、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时,应配合医生进行救治,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外,应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水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6药物的护理 本组病例中50例患者应用氨茶碱及沙丁胺醇气雾剂,3d后患者喘息明显好转,可以下床活动。但有10例患者静点氨茶碱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少等症状。有5例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心率失常、血压降低、胸闷等症状。1例患者出现睡眠欠佳、头痛烦躁不安。50例患者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无不良反应发生,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35例哮喘持续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静点及必可酮气雾剂,5d后患者持续状态明显好转。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有1例患者出现下消化道出血,3例患者出现四肢无力,避免长时间应用此药以免出现多毛、肥胖、肌无力,应逐渐减量到停药,以免加重病情。应用必可酮气雾剂易出现鹅口疮、声音嘶哑,嘱患者用后漱口。
2.6健康教育 我们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与患者(或)监护人进行谈心、心理咨询等多种方式沟通,帮助解决他们的种种疑惑和错误的认识、纠正错误的做法,对他们给予耐心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我们发挥多元文化、角色的功能,掌握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融洽了护患关系;促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哮喘健康教育使患者及护士都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使患者真正得到了全面的身心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5小结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是通過我们开展对病人的药物、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可以将疾病的复发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今后工作中我们不但要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更应吸取多方面的经验教训,耐心细致的作好每一位患者的护理工作,使支气管哮喘降到最低水平,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联芬.39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2):43-44.
[2] 周华珍.氧气驱动肾上腺素雾化吸人治疗婴幼儿哮喘的护理.中国乡村医药,2006,13(1):66-67.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28(1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