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策略

2014-05-30 12:53吕菊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属心脏心理

吕菊英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07-02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患者多是老年人,他们对介入治疗知识了解较少以及手术本身的刺激,老年患者在接受介入性手术时心理上常存在担心、紧张的负面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1]。如不能正确面对和积极应对,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愈后均可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住院全过程中应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自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心内科79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0岁。手术类型:冠脉造影术34例,冠脉介人手术45例。

1.2 方法 79例病例资料中心理护理措施主要有入院后立即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及家属,对于需要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心脏介入术的认知态度和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与患者聊天、交谈的方式、耐心细致地解惑答疑;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跟踪回访,对心脏介入术者进行全程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配合,保证了心脏介入手术顺利进行。

2 护理

2.1 负性心理分析

2.1.1 焦虑、恐惧的心理 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相关知识,对疾病及心脏介入手术的全过程和风险

性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有效,疾病的预后及转归。从而产生焦虑及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表现为精神紧张、食欲不振、失眠、心悸及绝望感,甚至造成病情变化而放弃和延误治疗。

2.1.2 盲目乐观的心理 少数患者由于经受了心绞痛和胸闷气憋不适的折磨,不能慎重对待心脏介入手术,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盲目乐观地产生过高的期望值,认为通过心脏介入手术能彻底治愈,提出理想化的治疗要求。甚至在术后不注意自身休养,病情稍有好转就盲目乐观,不再坚持按时服药和定期随访,以致病情加重或出现再次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2.2 心理护理干预策略

2.2.1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应及时热情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宣教,详细介绍心内科就医环境、介入手术医师以及本病区的诊疗护理水平,获取患者的支持和信任;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以个体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答疑,使患者对手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充分思想准备,消除患者的恐惧,让患者完全在自愿、心理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中接受介入治疗。

2.2.2 术前心理护理做好心脏介入术前心理护理对于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术前心理护理应从检查、手术区的皮肤准备、碘剂过敏试验等方面向患者及家属做详细、耐心的解释工作并做到操作规范、熟练,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原理、方法、手术的可靠性及术中的配合和注意事项。如心脏介入手术不用开胸,一般从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后进行操作,穿刺处的切口很小。在手术时局部应用麻醉药,患者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检查和治疗。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对介入手术的信心,消除患者因对介入手术的焦虑、恐惧导致的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术前一晚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根据病情适当服用安眠药辅助睡眠。允许一位家属夜间陪护在旁以减轻心理压力。

2.2.3 术中心理护理心脏介入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全过程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容易对各种设备、仪器和手术环境产生恐惧感,因此对患者的态度要亲切,协助患者摆体位时动作要轻柔,尤其介入操作时的各种声音都会使患者增加紧张感。情绪因素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术后再狭窄。因此护理人员要随时关注患者并主动询问其自我感觉,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在拔管前嘱患者做深呼吸来分散病人注意力,按压力度以触到动脉搏动为宜,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精神紧张、局部疼痛、导管刺激、饥饿等均可引起血管迷走反射本组79例患者,71例在术中平稳治疗结束,6例因过度紧张,血压升高,经含服硝苯地平后,血压恢复正常,2例因过度恐惧引起血管迷走反射造成心率下降,经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恢复正常。介入治疗手术顺利进行。

2.2.4 术后心理护理介入术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适应手术后康复期。尤其是股动脉穿刺者由于术后患者术侧肢体需制动并保持伸直24h。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急躁、烦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讲解卧床休息及保持术侧肢体制动、伸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并且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通过术后的有效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介入术者出院时给予健康心理指导,留取患者的联系方式并向患者交代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按照随访时间表,指导患者劳逸结合,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奏,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体会

由于介入手术治疗在本地区还处于发展阶段,患者家属及一些医务人员对有关护理、康复知识还掌握不多,对心脏介入术的诊疗心理问题认识还存在误区和经验不足。因此对心脏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護理人员要有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患者,以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协助患者解除各种顾虑,关心体贴患者的疾苦,提高患者对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平衡,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2]心理干预作为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方法还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具备心理、教育、伦理、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注重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满足病人需求,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只有通过对介入术患者进行全程心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其紧张、焦虑等不良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心态对有效的控制心脏病,获得痊愈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君秀.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2):61-63.

[2]方孝俊.加强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90-391.

猜你喜欢
家属心脏心理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心理感受
心脏
关于心脏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