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迎春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3年11月本院病区的8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心理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总计18.6%明显优于对照组67.4%,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透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85-01
血液透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尿毒症患者[1],尿毒症患者不能经肾脏正常排出尿液,因而内体代谢生成的有毒物质无法排出体外,血液透析代偿了部分肾脏功能[2],可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保证体内酸碱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寿命。但血液透析者易产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心理、生理均具有很大的压力,因而,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8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仅供业内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8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6.1±2.3岁;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患者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7.2±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智力障碍、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的目的,自愿参加本组实验。
1.2方法
①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干燥整洁,保持患者被褥清洁。了解患者病情及有关化验检查,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②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有护士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营造和谐的医疗氛围。在患者病房安置电视机,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采用可摇高坐起的病床,并设床栏、床桌。血透前对室内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为患者更换清洁的床单、枕套。血透前与患者诚恳交谈,向其耐心讲解血透的相关知识,倾听患者的感受,解除其的思想顾虑,树立其康复的信心,在精神上予以患者鼓励和安慰;评估患者身体上不舒适的原因、程度和心理状况,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参与护理,争取患者积极接受血透治疗;透析过程中指导患者如何活动肢体,尽量满足患者要求,消除其紧张、烦躁的心理,允许家属陪伴,在穿刺时嘱家属安抚患者。透析中与患者保持交流,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谈。透析后告知家属如何保持患者情绪稳定,给予患者精神鼓励。
1.3观察指标
①患者心理状况;②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对比
3讨论
長期进行血液透析者心理十分脆弱,因而,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透析治疗患者存在身体上的疼痛感[3],透析室陌生的环境及冰冷的仪器会为患者敏感神经带来不同程度的刺激,降低其神经功能,促使患者体内分泌大量茶酚胺类物质,导致心率加快,进而发生呼吸不正常、血压升高等情况,为患者身心状况带来严重影响。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头痛及血压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证实心理护理在临床血液透析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樱.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46(22):103-104.
[2]苏晛,刘群娣.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3(35):266.
[3]武明.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9):1086-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