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宝霞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中华民族能否立足于世界各国的前列,关键在于我们现在的少年儿童是否具备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作为一位农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我认为开展农村少先队工作时需要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发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现代农村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德育
小学阶段,少先队员正处在长身体和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正是对他们进行德育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校教育真正重视德育工作,就要首先重视少先队组织活动,要借助少先队这一支重要力量,把学校德育工作搞好。少先队教育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任务,不依赖固定统一的课本和教学过程,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小学生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让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丰富的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深植他们的内心,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而将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質。
一、重视少先队教育活动熏陶,促进德育发展
1.抓好少先队活动教育,进行德育教育
升国旗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每周一早晨举行。利用“国旗下讲话”,平时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或值周教师代表主讲,这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能体现教育的现实意义;少先队礼仪教育是对队员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少先队以它特有的礼仪形式,在不断地教育和激励着新一代人。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红领巾、队干部标志是少先队队员、队干部的象征和标志,让每一位少先队员规范、严肃地佩带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和认识它的意义所在,对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少先队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2.发挥《守则》、《规范》的作用,常规育人
少先队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规范。正因为行为是一切德育教育活动的最终体现,少先队应该针对队员的实际开展以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个支点,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队会,让队员来学规范,守规范,无论是在礼仪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在队会中得到了反复的煅炼,反复的熏陶。
二、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德育发展
校园文化对队员的影响愈来愈大,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是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少先队组织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两个空间的优势和校内校外两个时间的优势,通过各种文化阵地、多样的文化载体、优秀的文化产品、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传播先进文化,防止有害文化的侵入,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不断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①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以约束、规范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发展。②搞好校园布局、绿化、美化,提高建筑设施的文化品位,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坚持不懈地开展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开展好每周的班队会,每月出好主题黑板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小队员古诗文朗诵、作文、绘画、歌咏、讲故事等竞赛活动,各班经常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健全队员人格,促进队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吸引力,把德育工作从无形变有形,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得到熏陶和提高。
三、重视心理辅导,确保身心健康,提升少先队工作实效
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并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反之,个体心理如果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则往往倾向于接受与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成人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而且本该天真浪漫的孩子们要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的种种负担,这就使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队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队员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
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系统的工程,需持之以恒的积极教导,辅导员要做好少先队工作,需要通过多种渠道,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关注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德育重点,抓住教育活动主题,密切联系少先队员实际。通过不懈努力与探索,使青少年一代从小继承和弘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激发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努力做到自强、自律、自尊、自爱。总之,作为一名德育辅导员,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目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来抓紧抓好,努力构建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