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华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接着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实验教学以及采用问题教学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要想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新型高素质人才。
一、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了多少物理方面的知识,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式。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力军,也是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衡量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最直观的因素,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老师教的效果。所以,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作为出发点。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形象、逼真、有趣的传达给学生,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物理教学知识点创设动态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神经。比如,在学习“平抛运动”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学习的情景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进行平抛运动的实例,根据这些情景提出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在面对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模拟类似的物理现象,或者还可以通过网站下载相互的视频资料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演示,让这些难懂的问题变得直观,在感受到了高科技教学的同时还找到了物理学习的乐趣,增加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重视实验教学,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给他们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把实验教学设计分为多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探究能力。要改革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改进实验,放开手脚。比如,在《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的教学中,将原来有教师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的探索。一些比较大胆的学生熟悉用焦利弹簧秤测量微小力的方法进行实验来印证液体表面张力。在这整个实验过程中,每进行一个步骤,都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给于提问,让学生踊跃的观察和发言,在引导中提高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还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启发上面,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采用问题教学法,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课堂知识,怎么去进行物理实验,并给于指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短暂的课内学习来增补无限的课外学习。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单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单摆的周期公式,也明白了单摆的模型,这就可以在原来的模型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电场的环境,给学生设置问题情景:这个时候怎么求周期?加上匀强磁场之后呢?这就使得学生掌握了单摆的周期,还很好的利用了电磁场的知识。再比如,在理解理解欧姆定律以及非线性元件这些知识点的时候,用电流表检测小灯泡通电时候的电流,可以看出,刚开始电流是比较大的,之后突然变得很小,再接着就相对稳定了。教师在这个时候提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象?是不是跟定律不一样?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最后教师给学生解释,小灯泡是个线性元件,在刚通电流的时候,电阻的温度不高电阻就比较小,相应的电流就比较大。在电流接通的短时间内温度就会急剧上升,增加电阻,使得电流变小。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让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我们孤立的看待万有引力,就会发现只不过是一堆字母而已,而放在生活中,让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有十多个重量级的人物站在自己的右边,而我们为什么还能不能被吸过去。这些是简单的理论联系实际,在物理试验中更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从伽利略之后,大部分的物理定律都是科学家们先看到自然界的某个现象才能推测出一些公式和定理,再发现这些定力或者公式能预测个别现象,这就表明在当时这个条件下推测是正确的。所以,追本溯源找出当时的实验现象,就能对这个公式和定理有个更深刻的理解。比如,用电流表检测小灯泡通电时候的电流,可以看出,刚开始电流是比较大的,之后突然变得很小,再接着就相对稳定了。这个时候要想到小灯泡是个线性元件,在刚通电流的时候,电阻的温度不高电阻就比较小,相应的电流就比较大。在电流接通的短时间内温度就会急剧上升,增加电阻,电流变小,这样一来,就能很好的理解欧姆定律以及非线性元件了。
5.触类旁通,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要注意触类旁通。假如在某一个分支中学到了一个概念,就有可能在另一个分支中也有类似的概念,要多练习,这样才能更好的通过物理定理来看到本质的东西。比如,在对力的概念进行理解的时候,包含具体的力的理解,有重力、摩擦力、弹力、安培力等等,也包含了对抽象的力的理解,还有力在对不同物体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力。在力学问题中、磁场问题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力,在对不同性质力学的理解的基础上也加深了对抽象力概念的理解。事实上,很多物体都是由一些小元件组成的,明晰了小元件的规律就能大致判断出大物体存在的规律。比如,要研究随着温度的上升,金属的电阻会变大,要对微观结构进行联想,这样就能解释在电子撞到原子上就等于存在了一定的阻力,这样再计算就能解释宏观现象。因此,教给学生运用联想类比这些工具,教学效果就非常明显。
三、结论
综上所述,物理不但是一门学科,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有他们发现的物理知识,还有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跟学生的积极配合,对物理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实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探究,为学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凤霞.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34)
[2]陈琪琪.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13)
[3]宋勇兰.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1)
[4]吴明海.试释英国公学的文化特征.外国教育研究[J],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