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瑛
幼儿自卑,是指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怀疑自己,轻视自己,在社会交往或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懦弱,害羞和畏惧。自卑心理在幼儿中存在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幼教专家认为个体在儿童阶段产生的自卑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如果不注意调控,也有少数幼儿将变得孤僻,懦弱,缺乏自信。未来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所以,幼儿自卑心理应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注意。
一、幼儿自卑心理大致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1.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
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害怕在陌生人面前以及集体中说话,甚至平时也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
2.不敢在公共场合做事
在公共场合做任何事都往后缩而不是向前冲,显得拘束和谨小慎微。如当教师让这种幼儿带头做游戏时,他们就面露难色说“我不会”之类的话。
3.没有主见
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许多事情不敢自己做决定,回答问题思前想后,优柔寡断,要么不吭声,要么轻轻地回答“不知道”。
4.不愿与别人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提出问题
许多家长把这种情况简单的认为是孩子内向。其实性格内向的幼儿和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有着明显的区别。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在父母面前也不能大胆变现。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则不同,他们在家庭中还是比较活跃的。
二、分析幼儿自卑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失当
1.父母期望值过高,强孩子所难;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能力较差;管教方法粗暴,伤害孩子自尊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未达成的愿望施加给孩子,故出现了“有了钢琴而不快乐”这种现象,当孩子达不到自己想象中的预期目标时,就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没出息”等,使孩子真的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家家有个小皇帝”这句话反映了如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他们只是精心去养他的身体,而不是耐心去发展他的能力,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一切包办到底。结果孩子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与其他孩子一比,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在心理上就形成“我什么都不会”的概念,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不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
2.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有偏见
教师在评价幼儿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偏见。他们往往喜欢那些长得漂亮,乖巧的孩子,对这些幼儿很亲热,给予的表扬和奖励也多;而对那些调皮的,反应迟钝的幼儿“看不上眼”,看他们“毛病多”,很少和他们接触,更不愿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看过一份资料,印象深刻。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教师的期望效应做过实验,一位教师在接一个新班是拿到一份关于幼儿智商的资料,有部分孩子智商在120分,属于高智商儿童,另一部分孩子智商在80分,属于低智商儿童。其实这份资料是为了协助研究而做的“假资料”。一年后,在对这个班的孩子进行智商测验,“假资料”中高智商的儿童智力真的得到了发展,而低智商儿童没有得到发展,实验结果让人感到惊讶。这些幼儿由于得不到教师的喜欢,自然也得不到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于是就自己看不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
3.教师与父母过分限制幼儿的行为,管教的言行反复无常
孩子天生爱动,而有的父母和教师喜静,过多的限制孩子的行为。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别碰”,“别摸”,“别吵”,“别到那个地方玩”等,结果把孩子给管“迂”了。有的父母和教师反复无常,使孩子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无所适从。时间一长,就采取躲避的消极防御态度,心理受到压抑,少数孩子将由此自卑。
所以如何去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怎样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现代幼儿教师需要去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要使孩子由胆小、懦弱变为勇敢、坚强,在锻炼孩子时,必须要顾及他的承受能力,要提供精神上的鼓励和适当的帮助。当孩子取得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似的挑战。
1.相信孩子,为培养自信创造条件
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这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证明的。所以教育者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关怀、支持的精神氛围,并经常说“你行”,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支持、鼓励并有目的的要求,即使行为中有所不足,也要相信孩子能弥补不足,这对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是极为重要的。为了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我们班就有一个活动叫“我能……”。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向同伴介绍自己能干什么,比如“我能帮妈妈干活”,“我能讲故事”,“我能认识好多字”等。并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特长。每次活动,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2.多给鼓励、肯定的评价
幼儿对成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经常得到成人的肯定、鼓励幼儿会从成人对他的肯定鼓励中获得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鼓励孩子自己做事,用赞扬的口气肯定他们的努力。比如说“这件事情很难做,可你做的真的很不错。”去年我去西安一个幼儿园参观学习,发现那里的孩子都很自信,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有一个男孩在涂色时我问他:“你如果涂得不好,老师会说你吗?”他神气的说:“不会呀!老师说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再说,我涂的挺好的!”这句活让我记忆犹新。如果老师一句“涂的什么呀,难看死了。”的评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教师切忌使用消极性语言评价幼儿,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扬长,少揭短,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注意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保护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
每个幼儿的发展是不同的,对待不同的幼儿要有不用的要求,不要采用“一刀切”式的教育。对待能力强的幼儿要求高一些,对能力弱的幼儿要求要低一些,尽可能让他们轻松的完成。比如复述故事,我要求能力强的孩子不仅要完整复述,而且还要有表情和语言的变化;而能力弱的幼儿要求能复述故事就行。
体验成功对于培养自信心非常重要。它能使孩子由此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同时还能提高幼儿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多给自卑的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不要只看“他这不会、那不会”,而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和微不足道的进步,比如他从前不敢回答问题,现在已经能主动回答简单的问题,这就是成功,教师应及时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与过去的比较,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个人的长处和优势,没有必要高看别人,低看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幼儿有了初步的自信心时,教师要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帮助幼儿不断提高,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4.家园联系,共同合作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庭和幼儿园要经常沟通,互相配合。我们经常在“家长园地”中,介绍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时教师和家长教育一致。比如,我们班的涛涛平时变现怯懦,刚入园时经常尿裤子,在集体活动中尾随别人,不敢当众说话,表演。为了培养他的自信心我和他的妈妈共同协商配合。涛涛喜欢画画,就利用休息时间,请小朋友来家做客,让涛涛招待小朋友,并叫他们画画。其次,我常常主动亲近他,让他获得信任感。再鼓励他参加班级的活动,不论好与坏都及时给予鼓励,奖励。经过多次的锻炼,涛涛变得活泼了,和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站在台上表演节目了。
孩子未来所面对的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我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有足够活力,足夠勇气和充满自信的人,昂首阔步的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迎接21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