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
【摘要】目的对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55例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甲组78例和乙组77例。甲组采用小切口,乙组采用常规切口。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3、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中以研究组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较短,而两组3、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则差别不明显。结论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置换术都可有效的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治疗时间短的特点。
【关键词】小切口;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00-02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严重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1],在临床开展较为成熟。本次我们选择78例行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和77例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比较,旨在了解两种方式的各自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6月的155例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甲组78例和乙组77例。甲组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56-73岁,平均(65.58±8.93)岁;BMI 20-25kg/㎡,平均(23.86±3.59)kg/㎡;股骨颈骨折6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乙组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55-72岁,平均(65.02±9.06)岁;BMI 21-25kg/㎡,平均(23.54±3.14)kg/㎡;股骨頸骨折6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由麦迪克公司提供的非骨水泥假体,且由同一小组进行操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别不明显。
1.2方法两组术前、术后的治疗及护理均相同,甲组采用小切口:患者行健侧卧位,屈髋45°,屈膝90°,骨盆及躯干的冠状轴与手术床保持垂直水平。在患者髂骨后外侧缘与骶棘肌交汇处选择标记点,将该点作为骨盆最高点;后在骨盆最高点后方3cm处再行标记第2点,并经此处沿大转子顶点的中心方向画直线,之后标记大转子最近的点。作一稍倾且长度为7-9cm的切口,注意切口70%位于大转子顶点远端,30%在近端,且稍向后斜尽量与髂后上棘成为一条直线。后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臀大肌筋膜,钝性分离臀大肌,使臀中肌显露,并将臀中肌的后缘从邻近的梨状肌的肌腱分开,并将臀中肌、臀小肌朝前方牵开,在靠近梨状肌的止点处将其切断并留置标志线,保留股方肌和部分外旋肌,并显露关节囊,在髋关节脱位后取出骨头,常规植入大小适当的髋臼杯和内衬,后将下肢下垂使股骨抬高,作骨髓腔扩髓核股骨柄试模的安装,并复位髋关节,在下肢长短、活动度及稳定性满意后植入假体,修复后逐层缝合。乙组:患者体位与甲组相同,自髂后上棘下方3-5cm起点,经大粗隆后缘沿股骨外侧面向下作一弧形切口,长度约为12-1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层,并显露臀大肌和阔筋膜,于大粗隆表面切开阔筋膜并由此向上钝性分离臀大肌,使臀大肌腱止点及外旋肌群止点显露,切断外旋诸肌群,并行拉钩将其向后翻开,注意保护坐骨神经,显露关节囊,常规脱位、取骨、置入髋臼、扩髓及植入假体及缝合。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3、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
1.3疗效判定
1.3.1疼痛采用VAS评分[2]进行判定,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1.3.2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3]进行判定,分值越高,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