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婷 宣嘉莹
摘 要: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兴起于日本明治末年即20世纪初,在大正初年兴盛繁荣,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是一种重要而不可忽视的文学思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主流地位的自然主义文学。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不仅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文学甚至是亚洲文学的发展都影响较大。本文将详细阐述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以及深受影响的中国文学和亚洲文学,并分析受其影响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变异。
关键词:日本唯美主义文学 中国文学 亚洲文学 影响
在20世纪初,日本唯美主義文学产生,可谓在日本掀起了一层巨浪,而对中国和亚洲文学的影响虽没有大的波澜但也有小的浪花。就拿中国来说,五四时期的文学大解放和文坛的全方位开放使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顺理成章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文人,虽然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唯美主义流派存在,但纵观我国的现代文学可以明显地发现其在创作风格和创作方向上的唯美主义倾向。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注重求新求异,主张追求情调和官能,具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家的笔下透露着伤感颓废的情绪,用恶魔主义的写作模式进行着变态性的描写,对肉体主义女性的看法等观点和思想,成为了中国和亚洲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来源之一。
一、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
20世纪初,当时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文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反对揭露人性丑恶的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应运而生,也被称为享乐主义、耽美主义等,而它的来源是日本的浪漫主义文学。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佐藤春夫等多位作家,而代表作品有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谷崎润一郎的《纹身》《春琴抄》等。从这些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看出反社会、反道德是唯美主义的本质,它所宣扬的“美”实际上与传统道德的思想是相悖的,是一种道德的反叛。作家们反常态,以丑为美,大幅度、无底线地对一些可谓称得上变态而令人作呕的行为进行大胆细致而赤裸裸的描写,沉迷于享乐、肉欲,超乎常人的想象。
虽然由始至终唯美主义文学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它将反社会、反道德的思想表达地酣畅淋漓,达到了作家们写作的目的——反对当时的黑暗政府和黑暗社会、反对政府对民众思想的控制等。实际上,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是追求纯粹肉体的官能性享乐,是变态的,是令人作呕的恶魔主义。
二、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和亚洲兴起的原因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产生,随后带动了以中国为主的整个亚洲唯美主义思潮的兴起,其实它的兴起不是平白无故的,相反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由于亚洲的主体部分是中国,受其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亚洲,所以下面就以中国为主来阐述其原因。
1.深刻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
中国兴起唯美主义思潮是在1928年,此时正是中国左翼革命文学占主流地位的时期。与中国左翼革命文学想比较而言,二者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唯美主义的颓废堕落和极端个人主义色彩。所以当时在中国的左翼革命文学派中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对唯美主义的反对和不满,比如蒋光慈;另一种却是对唯美主义的赞成和倡导,比如田汉。当时左翼革命文学正处于早期阶段,发展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思想偏激、性格浮躁、行为不羁等,而这些特点都与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极为相似,所以就受到了左翼革命家的关注,进而受到整个中国文学界的关注。其实,对于日本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家的评论是很高的,主要是赞扬它的标新立异、反叛性和先锋性等,这些显著的特性恰好抓住了某些文学家的心,因而在中国甚至在亚洲都形成了唯美主义思潮。
2.实用主义原因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尽管文人们对日本唯美主义并没有真正完全理解,但却获得了特殊效用。大多数评论家和翻译家都只是得出唯美主义的颓废、享乐、唯美的特色,以及反复机械地强调它是日本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现象,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用处。日本的唯美主义是沉迷在肉欲的享受之中的,变态到从女人的身体上寻找乐趣,进而得到满足。这种暂时的享乐可以安抚人们焦虑失意的忧郁情绪、发泄出对现实和人生的不满,找到思想和心灵上的避风港,而这刚好是当时中国和亚洲人们所需要的。当时的中国和亚洲都处在动乱和困顿时期,经历着颠沛流离的痛苦,很多知识分子都面临着看不见未来的境遇,他们迷茫、苦闷、焦虑、烦恼,而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有着逃避现实的特殊作用。
3.日本唯美主义之风被现代作家接受并以此来作为创作的依据
亚洲文学和中国文学之所以会受到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很大程度是由于作家的关系。就比如当时一些中国的作家,郁达夫、田汉、郭沫若、陶晶孙等,他们都曾在日本留学,碰巧他们留学的时期正是日本唯美主义盛行的大正年间,所以他们就顺其自然地受到了影响。它对这些作家的影响使得作家们的创作都带有日本唯美主义的变态享乐、伤感颓废、肉体主义、恶魔主义等所谓的唯美主义之风,换句话说,就是作家们赞成并接受了日本唯美主义所宣扬倡导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唯美主义中的“变态享乐”这一内容,在谷崎润一郎的小说中就得到了体现,他的作品《饶太郎》中的主人公饶太郎就是一个变态的受虐狂,以接受女人的虐待来寻求快感;而中国作家郁达夫的作品《过去》中也体现了变态享乐,小说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双脚的无比崇拜。
三、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之路
日本唯美主义传到亚洲、传到中国之后就形成了公认的文学思潮,其发展之路是一步步形成的。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为中介,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传入中国和亚洲,融入到其本身的文学思潮之中,开始了唯美主义思潮的发展之路;1928年之前,中国开始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进行翻译和评价,但都是断断续续、零星点点的,并不全面。1928年之后至30年代末期,中国就开始大量的翻译和评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就拿谷崎润一郎来说,从1928年开始,对他的作品翻译就达到了十几个版本,成为中国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之一。1928年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发展至高峰的一年。
受到日本唯美主义的影响,亚洲、中国都产生了唯美主义的思潮,但并不是对它的照抄照搬,而是吸收继承它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将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进行筛选、过滤,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化、亚洲化的唯美主义文学。
1.“为艺术而艺术”的变异
中国文学家所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与日本的有所不同。日本的“为艺术而艺术”是一种价值观念,它认为文学应该脱离社会现实生活,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去追求纯粹的美,要超然脱俗不受现实生活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即日本的“为艺术而艺术”是注重艺术的独立性、非功利性。然而,中国的“为艺术而艺术”却有不一样的内涵。
首先,它强调艺术要和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不能脱离。与日本唯美主义学家观点不同的是,中国文人们都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对艺术具有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决定作用,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可能是因为所处的时代和现实环境不同,致使中国的文人们不能像日本文学家一样,在与现实生活完全脱离的象牙塔内创作文学。郁达夫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曾说过,“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认为在本质上艺术和生活是一样的,打破了日本的唯美主义色彩,将艺术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艺术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实际。
其次,它强调艺术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要结合统一,不能分割。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们认为搞艺术不能带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要心无旁骛,不能为外界的功利所诱惑,要将思想和精神排除在外。而日本作家永井荷风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在艺术上,他一生都注重其非功利性,超然脱俗,淡泊名利,并不注重功名利禄,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笑看人生,显得尤为孤寂。对于永井荷风而言,世俗的社会和人生都只是浮云,他的态度永远是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中。而在这非功利性的思想中他依然体会到了乐趣,并不感到乏味。然而,对于当时不同于日本国情的中国文学甚至是亚洲文学来说,要达到非功利性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文学家既希望运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之中的非功利性来反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观点——以文载道,又希望能够通过文学让自己的国家、民族重视自己,找到归属感,让国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用途的,从而找到所谓的使命感。所以,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作家们对唯美主义做了一定的改变,将艺术的非功利性和艺术的功利性结合起来,实现统一。代表作家是中国的郭沫若,“艺术的本身无所谓目的”是他在《文艺之社会使命》中提到的,强调艺术的非功利性,但他又强调艺术的可用之处,体现了他自己内心的矛盾心理。总而言之,这些作家都是打着日本唯美主义非功利性的旗号,创作具有功利性的文学,并不是全盘接受非功利性的思想。
2.“颓废”的变异
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具有颓废堕落的特点,它更偏向于主观意识和幻觉,在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时并不理性,感性意识较强。这种颓废意识使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作品出现了诸如变态、悲观、颓废、堕落的心理情绪。典型代表人物是作家谷崎润一郎,他所喜欢的“美”都很怪异,譬如荒诞美、病态美、畸形美、恶美、丑美、怪美之类的,他的作品《富美子的脚》《纹身》《饶太浪》等都带有较为强烈的病态色彩和官能色彩。可能是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五四时期的中国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浪漫主义的想法,因而在吸收借鉴日本唯美主义时会不自觉地在颓废意识的基础上加上冲破束缚和枷锁的反抗精神。中国的唯美主义思潮都带有伤感情绪,充满了苦闷、彷徨和忧郁,代表人物是中国作家郁达夫。郁达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美主义者,他觉得如果将罪恶之花视为美并不妥当,因而他也不会像谷崎润一郎一样来欣赏所谓的变态美、颓废美等。郁达夫的代表作品《沉沦》就是颓废中带有反叛,放弃了日本作家们对颓废美的执着疯狂的追求,只是借鉴了他们的创作技巧。
四、结语
綜上所述,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和亚洲文学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是中国和亚洲唯美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来源,它对中国和亚洲唯美主义文学作家的影响都是在无形之中的,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情调和感官,不容易表现在清晰的理论中。另外,它对中国文学和亚洲文学的影响并不是全部的,只是一个局部,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有变异和发展,不会照搬照抄。所以在研究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亚洲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影响时,不能只看表面皮毛,要深入到其本质。
参考文献:
[1] 李素.试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J].兰州学刊,2011(7).
[2] 陈韶利.施蛰存小说与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 张能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变异[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 郑培燕.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回归东洋”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 王春雨.日本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创造社的影响[D].辽宁大学,2009.
作 者:杨雅婷、宣嘉莹,浙江万里学院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