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2014-05-30 09:35:14张志英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语文

张志英

在语文教學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阅读教学不仅包括课内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怎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活泼、全面地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

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这就要求人们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阅读“高效、快速、广泛”的要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学习天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个性特征,制定阅读计划,结合自身经历理解阅读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丰富、均衡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催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很自然地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本身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读物。课堂上,教师的“妙语连珠”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敬慕之情;课堂上,教师的旁征博引,故布疑阵,巧设伏笔,也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著作闻名于世。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中国人,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和体会。试想,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不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不知道李白、杜甫,不晓得郭沫若、朱自清,那将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最大的悲哀。怎样调动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教师应从自己做起,提高自身文学修养。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诵读名篇中的精彩片断,讲述作者的创作故事,借用名人或媒体的评价,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使他们真切感受课外知识的广袤无垠和五彩缤纷。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制造悬念,通过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求学生读的书籍,老师不仅要先读,而且要以“导读”的身份去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细心揣摩学生的兴趣、需要、障碍和困难,尽量给学生提供他们未见识过的。但特别感兴趣的,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高水平的作品。

三、创设读书环境,营造学生课外阅读氛围

“环境育人”这句话道出了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作为学校要努力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移情、冶性,受到熏陶。同时,设法将这种氛围向家庭、社会延伸,使他们的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的阅读行动。

首先,要发挥学校图书阅览室的作用。由学校统一调控,下达学生阅读指标,组织学生定期选择适宜书籍集体借阅。还可以在班级建立图书角、阅报箱,师生共同捐献、互换、推荐有价值的图书、报刊,实现资源共享。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制借书卡,学生自主管理图书,填写阅读反馈表等形式,倡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宣传读书的益处,介绍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向家长推荐优秀书目,为学生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四、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要让学生爱读书,必须教学生会读书。“会”是“爱”的基础,掌握了高效的读书方法,学生才能更快地阅读,实现“爱”与“会”的相互转换。阅读方法不能强加给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在模仿中巩固阅读技巧。

五、多渠道开展活动。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奋点

一个人只有认为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是很重要的,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阅读也是如此。只有教师从学生阅读心理的角度进行深入地分析思考,使各项阅读活动充满情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被认可的快乐,体会到读书的价值和乐趣,才能更好地激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奋点,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自发的需求和欲望。

六、完善评价制度,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完善的评价制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目标,这样,就有利于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实现目标,也有利于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确定周期(如一个月)以自评、互评等方式评选博览之星、进步之星、背诵之星、创新之星、识字之星等,使每个孩子在确定了奋斗目标并经过一番努力之后,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还可以开展等级申报评审制度,制定出不同等级的考核标准,由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水平申报相应等级,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进行考核,合格者发证书。不合格者可以在练习之后重新申报。通过完善的评价制度,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而是在天长地久的语文实践中获得的,是靠慢慢地领悟,一点一点地积累形成的。语文资源无处不在,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引入到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中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地指导,才能激发出更为强大的活力,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