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秀芬
[摘 要]闪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想品德课的感召力、说服力、战斗力都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和语言风采。
[关键词]引趣激趣活跃课堂气氛
一堂优秀的思想品德课,要求教师授课娓娓动听、似春风化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住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时时处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充满乐趣呢?
一、巧妙运用社会热点,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心动。
思想品德课引趣困难,激趣不易。可一旦让学生从思想品德课中尝出滋味,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
兴趣是进入学科学习的首要因素。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兴趣的激起,二是兴趣的保持。激趣是活跃课堂气氛、深入理解内容、保持学习热情、收获教学效益的前提,保持兴趣则是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深入理解内容、保持学习热情的关键,两者互为一体。“课堂是师生心理交流的场所,教师应给予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多元思维,尤其应多激励一些平时被教师遗忘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受,形成师生间良性的、能动的交流。对社会热点的探讨恰能让学生咂摸出思想品德课的味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社会热点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围绕热点,探讨热点问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在热点讨论中学习理论,从理论与实际的比较、分析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别能力,让课堂教学情绪飞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节时,我利用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的录像片导课,画面上道路、房屋被冲跨,财产在洪水中流失,人们因洪水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当镜头最后定格在因失去家园和父母而泪流满面的孩子们身上时,孩子们神情庄重,仿佛感觉到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重任压在自己的肩上,这就为上好这堂课、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课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捉住学生的心理,调动他们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双边互动,尽量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尽量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
有意曲解,事半功倍。既对某些词语的意思有意进行歪曲解释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法人”概念时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说法语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法人是犯法的人”﹑“法人是有办法的人”等一连串荒缪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定义,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
借助案例,使思想品德知识生动,形象。教师要想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讲课一定要富有文采,而巧用案例是增强文采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不善与联系实际,结果使思想品德课缺乏活力,失去应有的吸引力。例如,在讲九年级思品课“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节法律知识时,就可引用大量的案例来分析论证。如“某校学生甲、乙两人,因事争执互殴,甲用铁条打乙,乙遂抽刀相向,乙的同学丙恐事情闹大,奋刀夺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乙吃亏,顺手拾起一木板递与乙,乙持木板与甲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铁钉打中甲的太阳穴,致甲死亡。根据刑法理论分析,乙与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这样,依案说法,既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又使学生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学了有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讨论是一种民主的教学形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在执教七年级《自尊自信》一节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到自尊自信的,然后各组推举代表发言交流。学生发言非常踊跃,讲了许多自己自尊自信的事例。有说自己拾金不昧的,有说自己遇到难题不抄袭独立思考的,有说自己勇于认错改错的,有的同学还自觉说出自己以前为了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没有做到自尊自信。这样,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明白了人应当自尊自信的道理。
采取竞赛教学法,激活课堂气氛,增强集体荣誉感。竞赛教学法是指导学生根据板书的结构或自学情况进行教师提问、学生竞答的方法。我要求学生在全面细致的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必答、抢答、辩答等比赛。在比赛中,每个学生的表現不仅体现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代表着小组的总体水平和荣誉。为此,每组同学都专心致志地看书,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异常热烈、生动、活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集体意识,使学生在紧张激烈而愉快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三、运用幽默、智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闪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想品德课的感召力、说服力、战斗力都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和语言风采。如在讲授“维护民族团结”时播放孔繁森事迹图片,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叙述了孔繁森平凡而感人的一生,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在讲“祖国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满怀激情的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在西北荒漠的研究基地,结婚三十年,夫妻团聚的日子还不到三年。饱含激情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从而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形象,在塑造课堂气氛、熏陶学生的情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教师的讲授充满浓厚而又热烈的情感,旁征博引,以丰富多变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寓理性于情感之中,就会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熏陶中爱上思想品德课。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爱憎分明的表情、洒脱大方的举止、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通畅流利的语言。
四、抓好课堂结尾,给一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使思想品德课回味无穷。
好的课堂结尾可以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深化和升华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长才智。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好结尾,调动学生情感,升华主题,使整堂课在“活”中开始,在“活”中结束。在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之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式时,我让同学们为保护资源环境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通过这个活动来结束这堂课。这样,学生不但消除了上课的疲劳,而且自始至终兴致盎然。
总之,思想品德课有其自身独特的无穷魅力,我们的任务应当是“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真正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实现思想品德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