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琪
摘要:高F值寡肽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因其特殊氨基酸构成,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次研究对高F值寡肽生理功能、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关键词:高F值寡肽 生理功能 制备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8-0012-02
肽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共价形式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1000Da的肽被称为寡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低致敏性,是绝佳的生物载体,还具有活化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血管功能、抗衰老等多重生理活性。摩尔比值>20的寡肽被称作高F值寡肽,分子结构与氨基酸组成独特,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在食品与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高F值寡肽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作出展望。
1 高F值寡肽生理功能
高F值寡肽F值较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低,氨基酸构成独特,其支链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具有增进食欲、抗精神障碍、抗疲劳功效,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类氨基酸,若人体储备不足,可出现昏迷甚至是机体衰竭症状。亮氨酸具有调节血糖、促伤口愈合等功能,若人体缺乏亮氨酸,可致生存迟缓。缬氨酸具有维持人体神经系统正常运行功能,若人体储备不足,可能出现肌肉共济运动失调等神经系统障碍。
1.1 抗疲劳
除支链氨基酸外,其它种类氨基酸均需由肝脏代谢,支链氨基酸在人体分解效率远超其它氨基酸,故,补充支链氨基酸有助于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力、解除疲劳状态、提高运动机能。高强度体力、脑力劳动者,运动员通过及时补充支链氨基酸可迅速消除负面状态。有实验表明,实验小鼠在服用支链氨基酸饮料后,运动能力、耐力显著增强,体重数日内明显增加,且在大量运动后并无明显不适。支链氨基酸已成为功能饮料重要添加剂[1]。
1.2 治疗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因肝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遗传学疾病,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高F值寡肽是治疗苯丙酮尿症常用药。
1.3 治疗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因肝细胞衰竭致有毒物质通过血脑屏障倾入大脑,继发以大脑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F值是反映肝病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补充高F值制品有助于缓解肝病症状。经大量的动物实验,补充高F值寡肽可提升实验小鼠体内F值水平,进而减轻大脑功能障碍[2]。目前,高F值寡肽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F值寡肽在肝脏手术、肝性脑病预防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1.4 营养支持
手术、出血、并发症等不良因素均极度耗费患者身体机能,住院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状,影响治疗效果与预后。高F值寡肽可促进氮储留,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高F寡肽可在肌肉内氧化,分解为尿素与糖,参与糖代谢。补充高F值寡肽,可减少氮消耗,又因其具有易溶解、吸收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剂。目前,高F值寡肽已被应用于肝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之中。
1.5 抗癌作用
癌细胞的增殖消耗大量的支链氨基酸,有学者认为通过控制癌症患者体内支链氨基酸水平,甚至进行区域控制,有助于抑制癌细胞增殖,但目前未得到实验证实。有学者向实验小鼠肌注支链氨基酸,并未发现癌细胞增殖加速现象,目前也无癌症患者应用高F值寡肽后肿瘤细胞加速增殖的报道。
1.6 解酒醒酒
酒精在人体中代谢缓慢,肝脏是酒精代谢主要器官,其中脱氢酶、乙醛脱氢酶起到关键作用。高F值寡肽可有效降低血液中乙醇浓度。
2 高F值寡肽研究现状
国外高F值寡肽研究开展较早、涉及领域宽广,包括动植物高F值寡肽制取、植物蛋白理化特性研究、高F值寡肽预处理、高F值寡肽生理功能临床研究等。
我国对高F值寡肽研究开展较晚,且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植物蛋白肽制备上。赵丰丽、麻维华以米糟蛋白酶解制备高F寡肽,依次以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作为水解酶,水解度分别为28.5%、18.2%,后以Sephadex分离寡肽,F值为24.8%,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为1.89%,得率为25.19%[3]。王菡以新鲜鸡蛋蛋清为原料,运用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双酶体系分步水解蛋清蛋白,以活性炭选择性吸附分离蛋清水解液中芳香族氨基酸,制备高F值寡肽[4]。郑明洋以复合蛋白酶水解玉米黄粉,确定最佳水解条件,采用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分级超滤制备高F值寡肽,并以制备的高F值寡肽进行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抗疲劳、解酒效用[5]。
3 结语
高F值寡肽在食品、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领域研究仍方兴未艾,极具发展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动植物农产品丰富,加大对高F值寡肽领域研究的投入,有助于发掘农产品潜在经济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但应注意的是,我国有价值高F值寡肽研究成果并不多,且研究方向过于集中,研究多依靠个人,高F值寡肽研究仍任重道远。
參考文献
[1]张铁华,王海波,李文亮,等.玉米高F值寡肽生理功能及研究状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6):136-137.
[2]董清平,方俊,田云 等.高F值寡肽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2):368-369.
[3]赵丰丽,麻维华.米糟蛋白酶解制备高F值寡肽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9,22(3):96-98.
[4]王菡.蛋清高F值寡肽的制备技术研究[D].湖北:武汉工业大学,2011:55-58.
[5]郑明洋.玉米高 F 值寡肽的制备及生理功能研究[D].山东:山东济南,20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