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区域育才模式比较与启示

2014-05-30 10:48卢丹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制创新竞技体育

卢丹

摘 要: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竞争日益激烈,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在对江苏和山东两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运行模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竞技体育;区域育才模式;体制创新

在整个体育事业发展中,竞技体育事业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竞技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形象。而竞技体育的保障,离不开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竞技体育的竞争日益加剧,对国家竞技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区域经济与文化差异较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不能沿用单一化模式,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区域育才模式比较

1.区域育才基本模式

江苏、山东在竞技体育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培训格局。其育才模式有以下四种:

一是儿童业余体校依托优质小学教育资源的“联办模式”。例如:江苏的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与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南通市城中小学等重点小学联办体育班,与虹桥第二小学联办击剑队等,运动员以“走训”形式完成运动训练。由于这些重点小学具有优质教育资源,明显缓解了招生难的问题,提高了业余训练的吸引力。

二是“市队校办模式”。例如:江苏的南通市体校与南通中学联办女子排球队,与南通市一中联办男子排球队,与南通市紫琅中学联办男子足球队等,不仅有效解决了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保证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而且有利于这些名校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办学特色。

三是“学校办县队模式”,即校中校模式。市或县某个运动项目的运动队由学校承办,教练员由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运动员完全由学校从学生中选拔,校队代表市或县参加各种比赛,体育局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例如:江苏的海门市、通州市业余体校都办在当地的重点中小学内,所有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由教育部门负责,文化课教师由教育部门选派,业余训练由体育部门承担,充分调动了教育局、体育局和重点中小学校的积极性,夯实了教体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育人才的道路,增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的活力。

四是体育俱乐部模式。近十年来,山东、江苏先后共创建了数百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其中省会城市的校办俱乐部平均达26个以上,地市级城市的校办俱乐部平均达8个以上,开展的训练项目最少的达到3个,最多的达到20个。

2.取得的主要成绩

培训机构在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以及组队参加重大体育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和山东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的优异成绩,足以说明其育才的业绩。

江苏在十运会的主要成绩: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第3名、双人滑第3名、冰上舞蹈第1名,男子双人3米跳水第1名,赛艇项目男子双人双划轻量级第1名,帆板项目的女子米氏奥林匹克航线赛第1名,体操项目的男子全能第1名、男子团体第1名、男子吊环第1名、女子跳马第2名,射击项目的男子手枪60发第1名、男子10米气步枪60发第3名、女子50米步枪3*20第3名、女子25米手枪30*30第3名;,游泳项目的男子1500米自由泳第3名,蹦床项目的男子网上单人第1名和第2名,举重项目的男子105公斤级第1名、女子63公斤级第3名,女子公路计时赛第1名、女子山地越野赛前三名,田径项目的男子马拉松第1名、男子20公里竞走第1名、女子跳远第1名、女子铁饼和标枪各第2名,等等。

山东在十运会上的主要成绩:武术项目的女子自选刀术、棍术全能第1名,帆船项目的女子470级奥林匹克航线赛第1名、男子470级奥林匹克航线赛第3名、男子芬兰人级奥林匹克航线赛第2名和第3名,射击项目的男子10米气枪60发第1名、男子飞碟多向125靶第1名、女子飞碟多向75靶第1名和第3名,游泳项目的男子100米蝶泳第3名、女子400米自由泳第2名和第3名、女子800米自由泳第2名和第3名、女子100米仰泳和200米仰泳第1名、女子400米混合泳第2名和第3名,举重项目的女子75公斤级第1名、女子63公斤级第2名,自行车项目的男子公路个人赛第1名、女子场地积分赛第1名、女子小轮车个人赛第1名,田径项目的男子1500米第1名、男子5000米第1名、男子5000米障碍第1名和第2名、男子撑杆跳高第1名和第2名、男子铁饼第1名,等等。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育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在现行竞技体育人才管理体制下,江苏、山东的的青少年竞技体育“优秀苗子”的选拔与输送,主要依靠各级体育训练学校。由于各地的体育训练学校的办学管理体制多年来没有变化,许多青少年的家长不愿意将其子女送到体校,主要担心他们的学业会被荒废。高校虽然学科体系齐全、训练场地与设备条件较高,但其主要职能是培养较高层次的通用体育人才,重点不是发展竞技体育。这在客观上削弱了江苏、山东地区发展课余训练的优势。

(2)教育經费缺口巨大。因为教育与奖励经费紧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知识得不到更新,很难有参加专业培训或外出学习和观摩比赛的机会。江苏、山东两省的偏远地区存在着训练场地差、训练器材不足现象,给高质量的训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资金投入单一,训练经费和购买学校体育用品的经费多数学校还是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行解决,社会资助不多,体育行政部门配套的较少,经费缺口很大。

另外,投入结构单一,项目设置不尽合理;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运动员出路狭窄;人才交流不畅,市场机制尚未形成;选才的科学化程度不高,影响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等这些共性问题的存在,同样不可忽视。

二、启示与建议

1.必须创新育才体制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纵向延伸、多元开放,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要借鉴中外经验,整合区域实践模式精华,改革与创新现行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建立“以高校为龙头、以中小学为基础、以俱乐部为补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育才体系。规范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育才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合理性、政策保障的激励性、训练竞赛的科学性、专业服务的全面性与及时性。打破区域封锁,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后备人才交流制度。江苏与山东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均收入较高,并且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完全可以率先探索市场化的后备人才培养道路。

2.必须强化后勤保障

应借鉴江苏省南通市和南京市的经验,坚持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具体从政府应加大对体校的投人、完善教学与训练配套设施、加强伙食改善、保证训练场地设施器材到位、不断加强后勤人员的技能水平与思想素质等方面落实后勤保障工作。要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办体育,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利用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业余训练项目或体育俱乐部。

3.必须完善人才交流机制

应充分利用江苏、山东区域经济较发达的资源优势,鼓励进行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即达成区域性合作协议,打破区域相关项目招生垄断,至少在两省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江苏和山东地区的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与有关部门磋商,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引进人才的户口、入学、训练与生活补贴等问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4.必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开始进入市场,那么,作为培养者势必也应该进入市场,把自身利益和市场紧密结合,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挑选。让市场给予教练员的工作以公正评价与合理回报,以激励优者,鞭策后者。市场机制可促进教练员为提高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不断进取,提高理论水平和训练、管理能力及职业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一方面体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教练员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教练员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杜伟.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体育与科学,2006,27(2).

[2]彭玲群.山东省“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

[3]马志和,徐宏伟,刘卓,李金龙.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

[4]浦义俊,刘昌亚,邰崇禧.地级市“教体结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基于南通的实地调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

猜你喜欢
体制创新竞技体育
经济下行对沈阳中高级人才需求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我国财政与税收体制创新应用的探讨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初中体育中的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相关性研究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