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劳苦大众而歌

2014-05-30 10:48姚怡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聂耳号子劳动

姚怡

自1933年聂耳创作出了电影插曲《开矿歌》起,他为劳动人民,为被压迫的劳苦大众进行创作,塑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形象的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三年的时间里,聂耳创作的歌曲大部分都是描写被压迫工人阶级以及社会其他被压迫阶层的。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聂耳是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这也引领着我国音乐创作领域作曲家创作的新方向——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劳动人民身上,转移到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上来。

在音乐创作中,尤其是歌曲创作中,如何在比较短小的歌曲体裁中描述、反映被压迫劳苦人民的思想、生活以及塑造他们的形象?这需要作曲家在不同的作品中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刻画,多方面地进行反映,这也是聂耳的作品中创作出了不同劳动形象的一个关键。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聂耳始终与劳动人民惺惺相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作品也是通过直接捕捉工人阶级在劳动生活中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以劳动号子中常见的“一领众合”以及交替模仿的演唱形式,来塑造工人阶级的生活形象和精神气质。这也充分说明了聂耳的音乐来源于生活,却又是生活的高度体现。例如在作品《打椿歌》中,旋律里渗透着明显的打硪的劳动号子的节奏和音调特点,从而表现了被压迫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

歌曲《打长江》也是以打硪式的劳动号子为基础音调。但是在这首歌曲中,聂耳在作品中除了用音乐刻画在劳动和生活时的工人形象,更注重了对工人阶级内心感情的抒发。歌曲的前半部分将劳动号子的节奏和音调渗透在旋律中,却并非完全使用,而是将其作为作品发展的因素进行创作。而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为了突出劳动人民焦急、彷徨的心情,旋律使用了抒情并略带灰暗色彩的音乐,体现了劳动人民沉痛的心情。之后连接了一个富于节奏性的号子的音调,加上一呼一应的演出形式,并且运用了多声部卡农式模仿的复调写作技巧,将作品推向一个高潮,然后结束。这样的创作手法,使得作品透过对劳动人民形象的刻画,更深刻地抒发了其内心丰富的感情及坚毅沉着的性格,将劳动者的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大路歌》中,聂耳将号子似的节奏和旋律音调经过提炼,作为作品发展的主题动机,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创作,呈献给观众的是真实的劳动生活环境,以及劳动人民坚定沉着的性格特征。作品开始在号子式的动机上展开,然后将号子的音调浓缩成歌曲的衬词,使得号子的动机在作品第一段中时隐时现,而后贯穿始终。第二段也在号子的音调基础上进行变奏展开,并通过这些创作描写进一步抒发建筑工人的内心感受。作品的结尾中,号子式的主题动机再现,作品重新回到劳动生活的环境刻画当中,并使作品首尾呼应,前后一致。

歌曲《码头工人》也是既有对劳动生活的刻画,也有对码头工人内心感受的抒发,两种发展手法的穿插使用,完成了作品音乐形象的塑造。作品的四段音乐,在基本主题的使用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层次分明,从而达到作品的高潮部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聂耳的这些作品尽管在创作的过程中描写、刻画的是不同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作品各有特点,但却始终贯穿着沉着坚毅、朴素乐观的性格特征,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劳动人民不畏压迫、剥削的社会现实,他们有追求、有反抗,始终在同压迫阶级顽强地进行抗争,争取光明和自由。正是聂耳真实、生动的创作描写,塑造了立体、丰满的劳动人民形象,更让后人通过他的音乐作品真实地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及当时劳苦大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

在聂耳的作品中,对妇女形象的塑造和对妇女生活的描写,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歌曲《梅娘曲》,是聂耳为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所创作的一首插曲。作品的主人公梅娘,是一位南洋侨商的女儿,她为了忠于自己的感情,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只身远离故乡,回国寻找参加抗日义勇军的爱人。这首歌曲是梅娘为了唤醒因伤丧失意识的爱人而演唱的两人熟悉和喜爱的歌曲,表达了梅娘当时既有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又有对现实的忧愁以及对未来迷茫的复杂心情。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描写刻画主人公的形象。歌曲的开头,用自然大调呈示了优美、祥和的音乐基调,体现了梅娘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表现梅娘面对现实的痛苦和惆怅,聂耳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结束,层层递进,直到她痛苦地抽泣起来。这个过程衔接自然,却又简洁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情。由此,聂耳在音乐创作中娴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作曲技巧得以充分展示。

在聂耳创作的关于妇女体裁的歌曲中,更多的是反映被压迫阶层妇女所遭受的种种剥削和欺压,例如《塞外村女》《采茶歌》等。被压迫妇女阶级中还有一群人,就是当时城市中卖艺求生存的女明星、歌女、舞女等。她们受到社会的歧视,但是她们的痛苦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生活得没有尊严,地位还不如广大的劳动妇女。反映这样一群人的生活现状的作品,在当时却是空白的。聂耳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样的人群,所以对她们悲惨的生活状况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从情感上对她们有更深刻的同情。他也通过自己的作品真实地揭露、反映这些妇女的痛苦生活和矛盾的内心世界,《铁蹄下的歌女》就是这些作品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利用起伏多变的旋律及对比鲜明的节奏,使作品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抒发了女主人公发自内心的痛楚和愤懑。随着作品的发展,音乐达到了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高潮,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悲惨痛苦的生活境遇。随后作品逐漸归于平静,却留给人无限的伤痛和回味。歌曲中穿插运用了进行曲式的音调,表达了女主人公不愿只当亡国奴,而是对祖国、对民族命运深切关注的感情,饱含着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首歌曲中,聂耳为这些受欺压的女性发出了来自内心深处强烈的控诉和痛斥,描写了她们内心善良、纯净的感情世界,生动地塑造出受压迫阶级典型的中国妇女的形象。

聂耳的歌曲创作中,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对我国被压迫阶级劳动人民和妇女阶层进行艺术上的塑造和刻画。这些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特点,让人们通过他的音乐作品对一个伟大而又苦难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猜你喜欢
聂耳号子劳动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化险为夷靠淡定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唱起号子走汉江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热爱劳动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川江号子(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