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亦波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据报道,在我国,原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低,但现在糖尿病患病率正以1‰的速度增长,按照此速度发展,很可能在短时期内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患病率。糖尿病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现代人特别是中年人谈“糖”色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糖尿病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在其发生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典型心理特點有哪些呢?在治疗和康复中,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对患病的怀疑和否认心理
当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后,即从正常人角色转变为病人角色。社会角色的转变这一事实让很多病人难以接受,心理上会出现怀疑和否认等倾向。患者经常会自认为只是血糖高一点,对身体的影响不会很大。有些病人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对自己的病情采取放任的态度,从而拒绝改变饮食习惯,也不配合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有的患者甚至会说,“我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可能得糖尿病,肯定是你们的化验有问题”,进而反复到多家医院检查。面对此类患者,医务人员或者相关家属应首先给予宽容和理解。只有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患者才能冷静,才能接受事实,从而更早、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对病情的焦虑恐惧心理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此疾病,继而了解到糖尿病的并发症后,往往会紧张,患者的紧张很容易变成焦虑。如果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不够或者存有误解,就会产生恐惧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有的患者会想:“我得了糖尿病,怎么办?是不是以后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了,那可怎么办?是不是会饿死?”有的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就会反复地询问:“我什么东西都没吃,血糖为什么没有降下来?”这些都是典型的焦虑恐惧心理的表现。
有焦虑恐惧心理的糖尿病患者,不妨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关于该病的健康医学科普讲座,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在这些讲座中,患者不仅可以学习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还可学习积极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学习生活、工作、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及日常生活应激事件的应付技术。患者如能多参加这样的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既可以增强自信、消除疑虑,同时可以和在场的其他“糖友”互相沟通交流,彼此鼓励,获得更多的战胜病魔的力量。
要知道,糖尿病虽然是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但只要配合治疗,加强自我监督监控,就可以控制好血糖,不让糖尿病进一步影响自身的生活。
对疗效的悲观心理
糖尿病久治不愈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终生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使很多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低落、抑郁情绪。尤其是经济条件差、家庭关系一般的患者,由于病情加重,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逐步下降,医疗费用及对家庭的长期拖累,会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前景感到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长期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让有的患者产生了“这个不准吃,那个不能吃,干脆死了算了”,“钱用了不少,而血糖总是不能达标,不住院回家算了”等负面想法。
一个人长期控制饮食,如果没有适当的自我调节方法,确实会产生悲观的念头。此时,作为患者家属应多关心病人,从精神和行动上支持患者。如多给患者安排些日常娱乐活动、在外的子女亲人等多打电话关心患者,让患者体会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跟疾病作斗争。
对治疗的逆反心理
患上糖尿病后,患者在饮食、生活、治疗等方面都应严格遵守医嘱,这让很多患者觉得在受他人“摆布”,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某些患者因糖尿病为终身疾病而焦躁不安,产生逆反心理。如不遵医嘱进餐,我行我素。有的患者病情较重,求治心切,希望药到病除,愈快愈好。但任何药物都不可能立竿见影,如遇到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著时,有些患者便会失去信心,拒绝治疗,甚至自暴自弃。在失去了信心后,部分患者会产生“我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什么好吃的都不能吃,可血糖还是没有降下来,我不管了,有好吃的我还是继续吃”等极端的逆反心理。
面对患者的这种心理,医务人员在制定治疗方案,特别是监督方案时可以考虑让患者参与进来,让患者自己制定血糖控制目标。这种目标可以细化成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比如:一个月内把血糖控制在空腹11.1—7.1mmol/L,6个月内控制在7.0—6.1mmol/L,两年内要控制在4.4—6.0mmol/L等。通过这样“步步为营”,不断地让患者体验到实现控制目标的“成就感”,其对治疗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