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霞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实现了全面变革,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为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契机。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对多媒体的运用也由最初的热衷变成现在的冷静对待,可以说现在广大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更为全面,既看到了其重要优势,同时也认清了不足,能够运用教学机智与教学技巧来科学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优势。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教学观念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要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其关键就在于优化教学思想,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无形地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来。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将纸质教案直接做成课件,虽然是运用了现代化技术,但是教学思想陈旧,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其效果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效果是一样的。多媒体与黑板粉笔等其他教学工具一样,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属性不会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只能是教学思想。因此要运用好多媒体首先就要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以此来指导多媒体的运用,使其产生先进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做到内外兼具,即有内有实质,外有形式,在收集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素材,如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对这些素材进行优中选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切实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既要以华丽的外表、丰富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上来,使得多媒体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顺利地达成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其次要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要为学生的自主参与预留空间。教师与学生要摆脱受课件奴役的被动局面,而是要为学生的主动阅读与独立思考预留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充分交流,实现教学的多向交流与互动。
二、加强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
多媒体教学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它与传统教学手段是相互统一而非排斥的关系。对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不要只是片面地追求多媒体,而将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弃之不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情与学情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不足,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趣味性、能够诱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如板书这是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一种,长期以来一直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手段的优越性日益突出,确实比板书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先进性,但是板书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首先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板书具有相对的整体性,我们可以将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板书,这样在教学结束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整体的回顾。而且在整个教学中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让学生整体观看板书。而多媒体课件一页一页显示,具有相对的展现瞬间性,当翻到下一页,前面的内容就无法展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及时回顾,影响到了教学的整体性与流畅性。其次从语文的角度来说,让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这是语文教學的重要目标,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板书可以让学生看清教师书写的全过程,并且可以让学生欣赏到教师那一手漂亮的黑板字,这对于学生的书写具有很大的激励与鼓舞作用。而多媒体是教师提前输入微机,将其结果显示给学生,失去了书写这一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各种教学手段重新整合,根据教学的不同侧重点与学生的不同需求来灵活运用。
三、重视课件运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教学效果与课件运用的数量并无直接关系。盲目地追求课件运用的数量,只会让教师陷入不管什么课型都采用多媒体,没有多媒体就上不了课的被动局面。教师也往往会因忙于多媒体的制作而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研究新课改,在课上忙于操作而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学生,整个教学陷入低效甚至是无效之中。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效教学没有任何的关系。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收获。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没有必要追求多媒体运用时间的长短与频率,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来灵活选择,穿插运用,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方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如学生难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情感,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来为学生创设情境,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烘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深刻感悟所蕴涵的情感。此时让学生展开阅读,学生便可以带着特定的情感来进行学习,对文本也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运用效果比起教师单一的语言讲述更有效。因此在运用课件时我们要把握好运用的时机与时间,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助推器,而不是干扰源。
总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永不停下学习与改革的步伐,在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学习新理念、树立新观念、新思想,在实践中创新、摸索、总结,扬长避短,以达到对多媒体教学的科学认识与有效运用。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