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平
摘 要:教材无非只是个例子,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纸粘贴而成。而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却要求老师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课堂,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
关键词:生活;游戏;主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呢?回顾五年来的教学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活”上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激活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语文这一学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寬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品德与生活》课本中的夸家乡、描绘家乡的章节引入到语文课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并通过生活观察,与家长、亲朋好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家乡风景、特产、人物、建设成就等,然后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必然联系。
二、激活思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课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无疑少不了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提高。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乐于学习,喜欢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运用更好的教学策略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把知识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我一般采取的方式是:一是课前品尝“游戏点心”,如“猜谜语”“小魔术表演”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二是课中畅游“游戏世界”,如“生字卡片传递”“猜字谜”等游戏,这样既达到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巩固,又唤起了学生对知识的扩展与运用。
三、激活自觉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自觉性是指学生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目标任务的程度,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和动力,往往导致学习被动,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激活自觉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课堂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联想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如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师生在交流“还有什么人在纷纷夸赞大画家的画?”时,让学生领会到“纷纷夸赞”的意思。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假如我是大画家”“假如我是小牧童”等形式进行交流对话,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表述自己感受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和思考能力。
2.改变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性的东西使人乏味,不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充满学习的积极性。针对生字教学的单一问题,我大胆启用学习班长教学生字。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使其学习不易枯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用查字典、查资料、上网、询问等方式,给学生放飞心灵的自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进而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学习的愿望”—→“浓厚的兴趣”。
总之,教育的过程首先是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科学获知,要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才能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教育。如果教师真正激“活”了语文教学,把学生学习变成了乐事,让学生在“乐”中学习,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大提升。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