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寄宿制培智学校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2014-05-30 09:26:29宋志刚郭建琴
学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寄宿生培智方法

宋志刚 郭建琴

摘要:自理能力是贯穿人的一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近年来,随着社会以及国家对残疾人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培智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宿舍指导等途径,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增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教给培智儿童生活自理的技巧,巩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培智 寄宿生 生活自理 方法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照料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照顾,它是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特教学校寄宿的培智学生身体有残疾,心理有缺陷,他们在学校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鞋子穿反,裤子倒穿,不会整理衣物,不知道冷暖。尤其是培智低年级学生,几乎所有生活的小事都需要教师、家长的提醒和帮助。不会削铅笔,不会整理书包……至于洗衣做饭,会的更是寥寥无几。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尝试了几种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开展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锻炼兴趣。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可以用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如“我是小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做简单的班务劳动;“我是小帮手”,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并学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我是小大人”,在师长的提醒下,学会简单的自我服务内容。还可以利用培智低年级学生的上进心强的特点,定期举行一些自理能力方面的比赛。如穿衣叠被、系鞋带比赛、洗脸、洗头发比赛等,给优胜者在评比台中添贴小红旗以示鼓励,并反复强化练习,促其形成自理习惯。

二、在日常生活指导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就要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培智学生良好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训练→巩固→提高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如在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始,中午吃饭前,教师就可要求学生飯前要洗手,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开始几天,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去洗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开始逐渐减少提醒,并对于能自己主动洗手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一定的奖励,这样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促使学生在吃饭前能够自觉地洗手。教师严格的要求和学生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自理能力的养成。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培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差,很多道理他们不能理解,因此形成“小步子,多循环,螺旋式上升”的生活自理校本教材体系,对于培养培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和活动中亲自去体验,然后形成良好的行为。如《手的卫生》一课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保持手的清洁,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洗手,才能让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在《刷牙》一课中,在教师讲解和示范刷牙的正确方法后,让学生亲自为牙模型刷牙,以便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来刷刷自己的牙齿,比一比谁刷得正确。这样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在家庭教育管理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家庭作为学生第一所永久的学校,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寄宿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生活技能,遇到假期,如果家长不及时指导督促,很有可能会丧失殆尽。所以每逢假期,教师为学生安排作业时,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内容作为主要方面,要求家长按时指导督促学生做好,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得以延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阵地”。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教育。通过家校一致,形成合力,培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提高。

五、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如每天早晨晨扫,教师应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培智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同时,针对培智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如卫生清扫习惯的培养,每天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拖地扫地及擦窗台、浇花等,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分劳动用具完成劳动任务,并在活动课上总结表扬。经过实践训练,每位培智儿童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不但养成了卫生清扫的习惯,而且也掌握了卫生清扫的劳动技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六、加大社会实践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针对培智儿童发展水平和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控能力有限的状况,教师除了在教学中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补偿、纠正他们在认知、情绪及个性方面的缺陷外,还要着重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对他们实施得心应手的教育。因此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使他们习惯成自然。同时,智力障碍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必将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参与竞争接受挑战。因此,利用春游、融合活动等契机,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与健全人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多与同龄的正常学生接触,从正常学生身上学习,充分发挥伙伴之间积极的影响作用。带学生到外面去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兴趣浓厚,尤其是自己拿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的兴趣更大。由此可见,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充分说明教师、家长应放手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相信学生,通过完成细小的事情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独立意识,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

总之,培智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他们自己能做,就要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家校同心,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的教导,只有这样,培养培智儿童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2012]GSG131。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寄宿生培智方法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1:10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8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2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1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及时发放生活补助费助贫困寄宿生温暖过冬
下一代英才(2015年1期)2015-05-30 18:07:13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