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听芹 撒志梅
【中圖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287-02
肾穿刺术是目前较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它是通过穿刺取适量的肾组织做病理活检,以确定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对协助肾脏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1]。肾活检为又创性检查,可发生损伤、出血或感染,故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显得尤其重要。传统观念要求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h,术前6h必须仰卧于硬板床上,不可翻身。但是,临床上患者如果严格按照上述方法去做,往往感到非常的不舒适,且一个部位连续受压超过2h,就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如何能够在不增加出血率的基础上,既让患者感到最大的舒适又能预防压疮的发生,我院肾内科于2013年1~12月对30例肾穿刺术后24h内的患者采用被动翻身的方式进行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3岁,平均32岁。基础疾病:肾病综合征16例,慢性肾炎8例,狼疮肾炎3例,紫癜肾炎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
1.2 穿刺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5~10cm厚硬枕,一般取背部12肋下缘和腰方肌、背长肌外援的三角区内,第一腰椎棘突水平,以穿刺右肾居多。常规消毒穿刺部位,行局麻。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行B超定位,并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随即拔出穿刺针,针孔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局部置一小沙袋并以多头腹带包扎以防出血。取得的肾活组织放入保本瓶内,外置冰瓶送检。
1.3 结果2例发生血肿,28例无血肿发生,血肿均在一周内消失。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患者避免受凉感冒,女病患者避开月经期。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床上使用便器及俯卧位吸气末屏气,并作必要的解释,使患者配合训练、消除顾虑。穿刺前3日停用抗凝及活血药物,常规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血型、肝、肾功能等。当日不宜过饱。
2.2 术后护理
2.2.1 肾穿刺活检术 是对肾脏的有创检查,约60%~8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因此对于镜下血尿一般不作为肾穿刺的并发症处理,多数在1~2天内自行消失。除非患者穿刺前即存在肉眼血尿,穿刺后出现肉眼血尿应视为并发症。减少出血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特别是术后24h之内,要绝对卧床。术后一周内也是以卧床休息为主。
2.2.2 适当活动传统观念认为肾穿刺术后6h内必须仰卧于硬板床,不可翻身,但临床上患者往往会因为这样的护理而有诸多的不适主诉。我科患者术后采用被动翻身的护理方法,既不增加患者的出血率,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方法为:患者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协助者站于患者一侧(最好是在穿刺侧),一手扶住患者对侧肩部,一手扶住患者对侧髋部,轻轻将患者翻于同侧。翻身时患者避免自行用力,翻身角度无特殊要求,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以不超过90度为宜。翻身后予垫软枕。穿刺后24h内都可采用此种方法协助患者翻身。24h患者可下床做一些自理活动,如如厕、洗漱,但一周内仍以卧床休息为主,1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2.3 饮食、饮水饮食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防止大便干燥,腹压增高而诱发出血。术后回到病房即应指导患者饮水,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避免患者因一次大量饮水而引起呕吐等不适。饮水量病情而定,如患者无水肿,尿量正常,则指导患者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如患者有水肿,则根据患者的尿量来决定饮水量。
较好的效果。
2.2.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一般术后6~8h行心电监护,严密观测患者的生命特征,特别是血压和心律。注意观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血情况,询问患者腰酸胀痛情况,有无加重趋势,有无畏寒发热等症状,及时预防、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常规留取前3次小便做尿常规检查,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尿质及化验结果。如果尿色是逐渐变淡的,则属正常现象,如逐渐加深,需立即汇报医生。
3 护理体会
肾活检为又创性检查,可发生损伤、出血或感染[2],故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显得尤其重要,对于护理而言,如何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和(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我院肾内科30例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的护理的总结,体会如下:(1)术后饮水方式细化。不是简单的指导患者“多饮水”,而是强调“少量多次饮水”。这样既可以达到临床上冲洗尿路,防止血块堵塞的要求,又不至于患者因宣教不易接受.(2)术后24h内,特别是前6h内的患者,可以采用被动翻身的方式进行护理。采用此方法护理患者,血肿发生率并未增加,同时有效避免了术后压疮的发生,患者感觉更舒适,进一步提高了住院满意度。护理重点为正确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翻身,加强病情监测,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刘平.肾脏病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9-402.
[2] 冯正仪,王蓓玲.内科护理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