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丛
一、增加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电化手段对场景进行高度仿真模拟,即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整体仿真,并通过多通道弧幕系统投影出来,可通过键盘和鼠标在场景范围内的三维模型中身临其境般地进行观看与步行交互漫游,让学生感受视觉的刺激,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传统的书本教学和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凸显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头脑中尽快树立起一个三维空间的影象,能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授课内容。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这节课时,模拟森林生态系统的宏大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片森林中,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突然间,一张蜘蛛网挡住了去路。此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想过没有,这片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相关性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数量发生变化,都会有许多生物受到影响,从而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鲜活的画面更加直观,使学生仿佛徜徉和沉浸在真实的场景之中,兴趣倍增,体验深刻。那么,“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的问题也不攻自破。
二、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电化手段辅助教学能建立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师按步骤讲、而学生机械地学”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互动。例如,学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优质奶牛的繁育录像,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如果你将这头牛介绍给不在场的朋友,你有多少种方法?实际是在转达给朋友一种“信息”。再提问学生:克隆的小牛像谁?哪些地方像?这些特征是如何传给小牛的?从而引出“遗传信息”。这种录像教学内容丰富,真实自然,能巧妙地帮助学生从“信息”到“遗传信息”的认识。那么,遗传信息究竟在哪里呢?教师紧接着利用电教技术手段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克隆牛形成过程”动画,形象逼真,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细胞核内,从而发现染色体的存在。这种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由前至后,由此及彼的动画显示,能建立清晰的层次线索,符合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特点,不管问题如何复杂,尽在教师的多角度演示和即景生情的导解之中,使学生的思考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利于学生的正确分析、快速理解、减少他们在学习中的疲倦感。可见,电教手段的科学应用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使用电教媒体能大大加强了课堂容量,使得生物课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吸引力,并且丰富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由于电教手段的介入,缩短了授课时间,更有利于学生们广开思路,通过各种手段来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课时,涉及到的问题是蛋白质分子比较大,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那么,氨基酸又是如何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则属于微观层面的分子水平,非常比较抽象,高一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作为生物教师,就应引入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氨基酸缩水过程:从演示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开始,学生很容易发现脱去的水分子来源,同时也能观察到参与反应的氨基和羧基的变化。学生就会很快地得出结论:一个氨基酸分子非R基上羧基提供氫氧,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非R基上氨基提供的氢氧结合成水,在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时,原来的氨基和羧基已经不存在,氨基和羧基剩下的结构连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就是肽键,即—CO—NH—。由此引导学生总结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二肽至少含有的氨基数和羧基数。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那么,三个氨基酸分子、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的过程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将学生的思考、教师的点拨与多媒体展示同步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知识的清晰度与记忆的深刻性。可见,是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更准确地了解到更为复杂的生物界,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