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彪
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都有过类似这样的抱怨:“刚讲过的类型题,又不会了。”的确,刚讲过的类型题,当再次出现时,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知何解,令为师者气愤。那么,我们在气愤自己学生的同时,是否进行了自我反思呢?其成因是否应主要归咎于我们广大教育者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谓“道”?古指道理,而今时今刻解释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不是更为恰当呢。然而,我们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是不是忽视了这一点呢?只侧重于授业解惑,按部就班地就题讲题,没有传其“道”使学生思维禁锢,以致于再次出现讲过的类型题时,学生依旧无从下手。如何才能杜绝此种现象呢?个人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借题发挥”的能力。
何谓“借题发挥”?原意是指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此处引申为学生:分析问题时能多途径多方案,由此及彼的思考,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一道题而会另一类题的能力。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会获取不同的解题信息,经过大脑对“题点”信息的整合汇总,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不断注意问题之间的各种联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于一个问题喜欢怀疑和提出一些新奇想法的能力,变相的说,这就是“借题发挥”能力,这种能力是长足发展还是泯灭于萌芽取决于广大教育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这种能力,培养他们能由此及彼的考虑问题,不要就题解题,要进行多思、多变、多解的解题,使其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然而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中易于轻车熟路,即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能够沿着模式化的思路,驾轻就熟的解决,但是“思维定势”有时会限制学生正常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思维惰性、使思维呆板。在教学中要发挥“思维定势”的有利方面,摆脱不利方面,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运用发散思维,从一个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全部信息进行多方位发散、多角度分析。
一、注重一题多解能力的养成
例如:用10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800t
高温
设:800吨氧化铁理论上可炼出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800t x
160/112=800t/x
x=560t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96%=583t
答:用10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吨。
解析:此类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用上述方程式来解题,但是有时学生如果对方程式掌握不好,这一问题就很难解决了。这就需要我们教者在平时讲课时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所谓“一题多解”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认识、思考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面这一问题其实除了用方程式计算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用铁矿石炼生铁的过程其实是存在一个等量关系的,即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和炼出来生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是相等的。也就是可以先计算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1000t×80%×(2×56)/160=560t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96%=583t
因此,教师在讲解例题或习题时,要引导学生多思善想,一道题能用多种方法解的,尽量用多种方法解,讲题时要做到“做一题,知一面”、“讲一题,明一线”。不断加强“一题多解”习题的训练,有意识地就某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多层次,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并从中找出最佳解决方法。这样一来,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达到了“捷径通幽”、“异曲同工”之妙。
二、强化多题一解能力的训练
多题一解重在抓住试题本质,进行深层次的多角度分析。因为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出题者可以将其融入多个题目进行考查。
例1: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如果硫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a%,那么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硫元素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因而,从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直接求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有较大难度。通过分析两者的宏观组成,可知硫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1:4。其质量之比又总是1:2,即可以将其转化为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O%=2S%=2a% 因此Fe% =1-a%-2a% = 1-3a%。
例2:在FeO与Fe3O4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如果所含铁元素质量相等,
那么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分析:通过对化学式的观察分析FeO中含铁原子的关系式:FeO~Fe;Fe3O4中含铁原子的关系式为:Fe3O4~3Fe;要使两种物质中含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即只需所含铁原子个数相等即可。即:3FeO~3Fe,Fe3O4~3Fe;即得FeO与Fe3O4之间的关系式为:3FeO~Fe3O4,质量比即:3×(56+16):56×3+16×4=27:29。
可见,同一个知识点,可用不同题型,或从不同的侧面,或以不同的层次来进行考查,所以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不过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
三、重视学生出题考自己习惯的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由一个题中的两个或多个“题点”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由此及彼的变更命题,也就是自己出题考自己的能力,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总之,“借题发挥”能力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应该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正确培養和拓展学生的这种能力不仅能避免出现前文中的现象,还能对造就创造性人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