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灵动多彩

2014-05-30 20:40:15徐翠萍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答题语文课堂

徐翠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调整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学生的方式,打造高效课堂。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色彩,充满激情,使智慧之花绽放,让同学们主动快乐地学习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争取做到有滋有味,这样的语文教学会变得生动而又有魅力,灵动而又充满色彩。

一、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哪里有生活,那里就有语文,这就是所说的“大语文”学习观。我们学习语文不是机械地背诵、默写、答题。我们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加诗意地生活。语文课堂融入了生活的要素,会摆脱单调、乏味,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做一件事:“学做人”。从学生的人格发展来说,“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同学自私,心胸不够宽广。我们单纯地说教效果甚微。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使语文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作文题目是《宽广的心胸,让你走向更大的成功》,在解题中我讲了正面的例子,三国中的法正。法正是一个极有智谋的权臣,诸葛亮都对他敬佩不已。但是法正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他挟私报复,甚至会杀死和他有恩怨的大臣。法正45岁就去世,即使他没死,我想刘备也会重新考虑对他的安排,因为法正不仅损害刘备的仁者形象,还损害了蜀国的利益。我组织学生讨论并联系生活谈体会,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学习文中主人公的行为,而且心胸狭窄的同学也主动进行了自我反省,我趁此机会教育学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要与班上的同学和睦相处。

二、让人文精神滋养课堂

现在,保护生物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迫切任务,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建设,谋求增强自身思想文化影响力。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语文是李太白的“将进酒”,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是一望无际的“苍苍蒹葭”,是明亮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让人文精神滋养课堂,让语文教学成为打造学生精神家园的主要方法。

三、让文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本来是优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我们把语文理科化。课堂上基本不讲现代文。就连文学经典篇目也成了摆设,我们只是忙于教授那些古诗文,背诵、默写成了第一要务。教学中更注重做大量的题,在讲解中渗透答题技巧,甚至是答题公式,使本来生动丰富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气。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让文学经典真正走进课堂,让语文课堂有浓浓的文学味儿。第一,我们要注重读,读是最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提倡美读。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读是最重要的基础教学,在朗读中体会作品的意境,感悟其中的思想和韻味。第二,老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四、让与时俱进伴随语文课堂

当今时代已经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具备一个新素养——媒介素养。我们教育要与时俱进,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同学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网络、手机还有QQ和BBS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介资源,把它引进课堂,与时代接轨。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利用有效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语文基本技能,形成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情感态度,让有效的社会信息资源完善我们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答题语文课堂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