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内障因素评析

2014-05-30 20:41:16于春梅石璐璐张春波
理论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觉醒

于春梅 石璐璐 张春波

[摘 要]中华民族相较于欧美国家,其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觉醒较为缓慢。这其中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阻挠是显著外因,而中华民族自身则存在着诸多内障因素。如“牢不可破”专制政体的窒碍、“夷夏有别”思维观念的束缚、“以盗为师”情感价值的顾虑,“难堪境地”文明中心的边缘化等直接限制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关键词]民族意识;觉醒;夷夏有别;以盗为师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016 — 02

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饱受屈辱的民族抗争史,又是中华民族不断自强和觉醒的历史,在饱受屈辱与反抗中逐渐自省并强大起来。随着侵略的加深而日益坚决,侵略越深,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越活越,民族觉醒的程度就越高。然而,觉醒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在不同阶段其觉醒的程度和状态是不一样的。从甲午战争前部分士大夫为代表的精英人士的觉醒,到甲午战败后知识分子及士大夫阶层群体的觉醒,标志着民族觉醒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群体性阶段,而抗日战争则展现出了全民族的觉醒。表现了民族觉醒由个别精英发展到某个阶层,从阶级觉醒进一步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觉醒,体现了从上至下,从核心向外延的扩展过程,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

民族意识觉醒是民族觉醒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前提,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是如此的缓慢和复杂,前后历时一百多年才获得了民族独立。外在原因在于资本帝国主义不希望封建的中国发展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对中华民族的觉醒采取打压的政策。加之长期的国内战争等,严重的障碍了民族觉醒的进程。日本与中国几乎是同时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的,同样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境地,然而日本则是寻求知识于世界,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鸦片战争后魏源、徐继畲等人编撰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等相继传入日本,影响到了日本一批改革家,如吉田松荫、西乡隆盛等,正所谓“墙里开花墙外红”。如实准确的分析民族在觉醒过程中的内障因素,有利于我们正视自身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足,有效廓清民族发展的新视界。

一、“牢不可破”专制政体的窒碍

中华民族在农业经济为背景的政治中,千百年来秉承着大一统,高度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垂直型政治结构,国家权力即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是其基本特征。而这种特征随着满洲贵族入关将其发展到了专制制度的极致,其标志就是军机处的设立。在这种集权体制之下,社会的变革局限于王朝的更替和天下的易主,不能从根本上触及社会结构。大一统的集权社会中只能是一个王朝灭亡另一个专制政权建立。之于社会下层而言只知道有君主而不知有国,所以在面对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采取的普遍是“照方抓药”或托古改制,总之,有例证可循。在这样一个坚固的社会结构中,无论是改良或是颠覆性的革命在没有外力助推之下很难从内部进行破环。因此在一种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很难发生改变,家国理念就更难以发生变更,民族概念也仅仅停留在狭隘的满汉之争上。

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是个体寻求解放,民主意识焕发的过程,更是民族追求独立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在鸦片战争后强烈起来,特别是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民族独立意识才表现得更为强烈了。只有在政治上实现国家体制的现代化,个人才有机会充分表达个人意愿,形成民主权力,突破专制集权的统治,这也是近代意义上民族国家形成的最终标志。因此,在中国改变政体的艰难过程直接决定了民族覺醒缓慢的进程。

二、“夷夏有别”思维观念的束缚

中华文化自古便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能力,即便是外来的宗教都能为我所容纳,而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无论是周边“夷蛮”与“藩属”还是海外文明都被视为野蛮、荒蛮的与正统相背离的,是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由此而形成的“尊王攘夷”,“德华兽戎”等观念深入人心。其核心就是华夏优于夷狄,数千年来作为一种文化为人们所接受,并且由此而形成的天朝观念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且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统治者也一贯采取要么“扶”,要么“剿”的治理策略。这在鸦片战争前表现的尤为突出,其具体表现就是“怀柔远人”。《礼记·中庸》指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怀柔远人”从来是中国皇帝或君主对待蛮夷的手段,是取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1〕所以在清早期由于国家的相对稳定,周边少数民族也欣然接受了这种统治。然而这样的事实只存在于中原文化与物质实力远超于周边之时,一旦周边发展达到或超越与中原地区时,中原文明便会出现被取代的局面,如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满洲入主中原等,但由于中原文化浑厚的包容能力,使得征服者又逐渐被征服,“夷夏有别”的思维观念虽然受到了挑战,但最终并没有被击破。

中国的发展也确曾成为世界的中心,尤其对周边国家产生过强烈的影响,使人更加坚信中国政治文化的优越性,所以“以夏变夷”却不可以“以夷化夏”,归根结底这种思维源于对世事的无知。加之明清时期开始的禁海政策,使中国丧失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沉湎于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的“天朝迷梦”之中。这样一来泱泱大国一直把其它主权国家称为“夷”、“狄”,人则称之为“红毛人”,所以当鸦片战争爆发后,却依旧错误的采取鄙视和扶绥政策。战争中也总是在和与战之间举棋不定,没有一个决心,原因还是希望通过安抚而获得和平。鸦片战争后这种“夷夏之辨”的思想,在统治阶级中依然十分严重。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上的不屑,使中华民族失去了主动了解世界的机会。统治阶级的思维直接制约着整个民族觉醒的进程,固化了人们的思想,僵化了人们的灵魂,对欧美文明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直到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在西方要求下规定在公开场合不得对西方国家使用“夷”、“狄”的提法。

三、“以盗为师”情感价值的顾虑

在一个君主专制、言官为主、等级与层级森严的国度里,这些高居朝野权力中心的士大夫以其“雄辩之才”,巧舌如簧般地左右着整个民族对事物的认知。同时传统的教育一再强调经验的重要性,留恋过去,缺少开拓精神,孔子才是唯一的核心。这正是几千年来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天朝之大,无所不有”的自大心理,在情感上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自醒。早在康熙时钦天监监正杨光先就提出“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2〕这种情感上的排外心理,一直将西方的先进科技斥之为“奇技淫巧”。并反复强调治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不断重申的是“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甚至在举国兴办洋务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的士大夫强烈谴责这种向西方学习“以盗为师”的行为,举国之中反对之声比比皆是。屡次的战败才慢慢的促使这些士大夫们认识到“以盗为师”不一定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尤以甲午战败和八国联军入侵后大量留学生赴日留学为代表,直至新文化运动爆发开始了全面正视和比较西方文明,“以盗为师”的情感顾虑才彻底消失。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恰恰及时的认识到了“以盗为师”的益处,从而走上了一条富国强兵之路。

在这样一种自大的环境之下,在这样一种多忧的情感顾虑之中,一直将西方列强为未开化的“蛮夷”,“天朝”对“蛮夷”的战争是不可能输,不愿正视和揭示中西之间的现实差距,坚守“中国中心”论。不愿意承认技不如人的结果只能是愚弄了自己。因此,在历次战争中几乎无一例外的报喜不报忧,自欺欺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由于被强力排斥在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3〕从而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解放,障碍了民族的觉醒。

四、“难堪境地”文明中心的迁移

人类文明的中心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作为奴隶社会世界的中心在爱琴海和地中海,封建时代则在东方的中国,进入工业时代世界的中心转移到了欧洲。在这一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农业文明代表的中国,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满足了统治者作为宗法制大家长的诉求。马克思曾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甚或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他们相互隔离。”〔4〕所以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则牢牢固守着农业文明的中心地位,长期形成的是依赖和封闭的心理,人们更加习惯并乐于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人类进入17世纪后,工业文明开始取代农业文明,世界发展的中心已由东方转移至欧洲,中欧之间已经开始相形见绌。当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以一种积极进取态势迫近并威胁到中华文明时,中华文明在与之碰撞之中,就表现出极其复杂的心态,中国中心观的时代错误性开始展现。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在与工业文明开放性相对抗的过程中,其劣势凸显无疑,从而使得农业文明被边缘化了,中国也自然被边缘化了。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的那样,“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作为一个曾经世界的中心到文明的边缘地带,无论从心理到现实其适应与接受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社会的中国落后于工业社会的欧美,民族意识才开始增长的。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重任开始唤醒了曾经陶醉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逐渐出现了从“农业立国”到“工业立国”的现代意识。然而这种农业文明生产方式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中,其内在的结构和发展水平在应对外来挑战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是不同的。马克思在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商人资本对旧的生产方式关系时,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这首先取决于这些生产方式的坚固性和内部结构。并且,这个解体过程会导向何处,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新生产方式会代替旧生产方式,这不取决于商业,而是取决于旧的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5〕因而,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自身蜕变的漫长过程,使得民族意识觉醒必然是缓慢的 。

从睁眼看世界到器物层面全面向西方学习,进而呈现出对西方制度和文化的追求,从关注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向世界范围内的学习,是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显性过程,体现了随着民族危机意识与民族忧患意识的加深,开始对民族变革思潮的理性思考过程。对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就是对中国落后观念的摒弃过程。

〔参 考 文 献〕

〔1〕 苟德义.“怀柔远人”的基础及清朝的实践〔J〕.西北師范大学学报,2008,(06):44-49.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08.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3-2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5卷)(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金风平〕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觉醒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意识”问题研究综述
丝路艺术(2018年9期)2018-04-01 18:32:22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法制与社会(2017年6期)2017-03-11 05:57:01
浅谈《觉醒》中爱德娜身边的三位男性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08:11:13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人民论坛(2016年22期)2016-12-13 11:17:04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25:41
作为“他者”存在的女性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6:46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根植民族 与时俱进
青年文学家(2015年2期)2016-05-09 1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