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点亮希望

2014-05-30 10:48张鹤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蓓蕾模范境界

张鹤

如果把我们的学生比喻成一朵轻熟的蓓蕾,那么我们用心生发出的教育智慧自然会像清晨晶莹的露水一样,给予他们沁入冰肌的滋养,帮助他们去绽放自己远行的梦。所以本人给这次汇报起了这样一个题目——《用心之清露浇灌轻熟蓓蕾》。

等待——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潜移默化的改变

1.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许多教师经常会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给学生带去一阵阵的“狂风暴雨”,而学生在久经此种情形后变得麻木,就容易出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些吧”的恶性循环。结果,睡觉的还会再睡,说话的依然继续说。其实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而应是曲折复杂呈螺旋式的上升状态,他们的个性、品质也应该是在反复的“碰壁”与“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老师就应该静静地坐下来“和风细雨”地去和他们交流,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用等待的心态理智地去接受他们的“犯错”。

2.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教师不是神,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会说错话,办错事。在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时,在我们身心疲惫时,我们可能会因为耐心的缺失而在教育过程中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也要等待自己的成长。

3. 难以全方位构筑教育环境。(家长的配合效果不佳)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而且每一个环境中还有形形色色的角色。我觉得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家长不配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家长,使其充分配合学校的教育。所以,我们要等待,但不是无为。因此无论是与学生,还是与家长,“战斗”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要静心寻求成长之法,在准备与坚持中静待花开。

境界——一个老师的境界就是学生们的世界

有人把教师的人生境界概括成这样四种:庸碌境界(他们整天为自己“饿不死、胀不饱”的命运哀叹,得过且过,没有过多的事业追求)、良心境界(他们怀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虽然时常也有厌倦之意,不平之心,但还是时常想着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专家境界(他们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有着自己的教育探索,有着自己的教育反思)、殉道境界(他们是中国教育真正的脊梁,他们对教育的痴情不在于成名成家,只想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快乐自由的教育土壤上健康生长)。

我想我们大多数教师应该属于良心境界。其实,我们教师“人生境界的提升不仅仅是‘利他的,而且也应该是‘利己的,我们唤醒学生真善美追求的同时,也应该展示自我,满足自己求真、向善和创美的需要,使自己的生命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所以我们必须做到:

1. 走在时代的前沿,给学生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努力接受一切新生事物,拥有一个时尚的精神世界,创造一个新的自己。教育不是我们谋生的工具,而是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

2. 树立真正的榜样,以自身模范行为(坦诚)向学生施加教育。我所说的模范行为并不是指对学生的要求我们要先做到,我说的模范行为是一种坦诚,坦诚地向学生揭示如今的社会现实,不要总说“人生而平等”,“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等等我们自己都不信的话。要坦诚地告诉学生:你们要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拉着自己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要不停的奔跑,去感受奔跑的畅快。努力的过程就是财富。同时我们也应坦诚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

3. 教师永远要让学生赢——我帮你赢。许多教师经常会有这样一种心态:课前提问的时候,好不容易问到一个学生能够对答如流,非要再加一个难题,让本来能赢的也输了。出题的时候也总是想着怎么样能不让他们很容易得满分。其实难为学生是我们老师一贯的做法。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是要帮学生赢的,而不是让他们输掉自信。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不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自觉——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自觉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行为都要具有目的性、主动性、计划性 。

等待、境界、自觉这三者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为人师的人生境界,才能在等待中培养自觉意识。也许,这就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教育智慧吧。

猜你喜欢
蓓蕾模范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苏高新大乘有一个“幸福的烦恼”
高原绽放一蓓蕾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品“境界”
“的”“得”“地”的用法
慎独的境界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