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为小学数学教学添色彩

2014-05-30 22:58毛雪莲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数学实验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毛雪莲

摘 要: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所转变。虽然在学习的每个阶段,师生的转变不同,但是从主线上来说都是向着自主、应用、活跃、实际应用的层面转变。小学数学具有启蒙的性质,所以无论从学习内容方面,还是学科地位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实施更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制订怎样的教学目标,转换成怎样的教学方式都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些疑问,提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新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数学实验教学法。通过列举其教学优势和几个教学案例来突出其适应新时代教学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数学实验;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积极活跃;自主探究

一、数学实验为小学数学教学增加趣味性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真正的数学。一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应用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这些却是日后他们继续学习数学的保证。

从数学学习的兴趣上来说,如果单调无味的学习是数学给同学们的第一印象,那么日后的数学学习也会变得没有动力,无法发现其中的乐趣。相反,如果数学给同学们的是有趣、有用、有意义,那么日后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使用数学实验的教学方法,用有趣的数学实验吸引同学们的眼光,给他们留下“快乐数学”的印象。例如,在对图形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七巧板”进行教学。教同学们认識每个图形,并自我发现每个图形的特征。然后按照要求创造出新的图案,经过动手,同学们会发现图案组合的乐趣。除了能够摆出各种图形、图案之外,同学们对图形的面积和特征也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就是数学实验的魔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果只是单纯地记住数学定理,却不了解数学定理的来源就会造成数学基础不牢固,数学原理不清晰的现象,也不利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在上面的教案中,同学们使用七巧板进行数学实验,会自然地发现各种图形的组合: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矩形(这就是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本原理),类似的还有角的组合(直角、45°的角、30°的角、60°的角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动手,学生更加能够掌握和记牢相关的数学定理,明白数学规律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这些数学知识。

二、数学实验帮助小学生形成探究思维,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数学实验除了锻炼动手能力之外,还对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数学规律从何而来,不是草稿纸上的大量演算,也不是脑中的静思,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检验得来的。对于一些数学规律,我们不能仅仅去了解表面,而是要深入内在,从规律的最低端出发。这是对数学的一种探究精神,也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品质。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时期,他们有着良好的记忆力。如果要他们单纯地记忆这些知识也许难不倒他们,但是却不能够让他们自由地运用这些知识。这样的教学也会让学生对课本和定理产生依赖,可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真理的探究还需要实际的动手和思考。

在小学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多种器官,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促进学生亲身探究,自己发现和验证数学知识,加深认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随着认识的深化,逐渐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因为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体积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是却难以理解。这样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亲手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对长宽高和体积做好记录,这样通过多种排列方式得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同学们既能够很好地理解,也能够更深地记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数学实验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老师讲、同学们听的单向课堂。老师判断同学们的掌握程度往往是通过同学们课堂的活跃程度,但是这样往往会被一些活跃的学生给予错误的反馈信息。老师认为同学们已经掌握,但是除了几个学生明白之外,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处在迷惑的状态。

通过数学实验,老师可以在操作实验的同时向同学们询问原理,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能够很轻松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就说明这个原理已经基本掌握。之后老师再通过布置一些启发性的数学小实验来了解同学们学习的灵活性,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所以老师能够做到全方位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时,老师可以使用一个铁丝自制一个长方形框,并放置到一张白纸上面,勾画出轮廓。很自然就能够得出铁丝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而画出的纸张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对照模型,对比面和线,同学们很容易就区分开面积和周长的不同含义。之后可以启发同学们分别制作出圆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如果同学们能够很容易地完成任务就说明大家已经对这两个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真正合理的,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四、数学实验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我们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让数学变成了“死知识”,只存在于课本中,应用在试卷上,没有实际意义。通过实验教学,同学们能够看到数学的另一面——有趣、有用、真实。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也是一门课程。

例如,在“鸡兔同笼”问题中,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尝试的方法带入。老师可以将这个问题用火柴棒表示,用四个火柴棒表示兔子,两个绑在一起的火柴棒表示鸡,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数学实验,尝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途径。将数学实验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基本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老师要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

[2]成尚荣.教学的再定义及其变革走向[J].人民教育,2012(18).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数学实验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