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亚光
[摘要]作为我国第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大学科技学院自1992年建校以来,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文化交流、提供人力资本及人才输出、学院自身消费等展开探索和研究,从而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发展和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39-03
1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及其所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基本概况1.1延边大学科技学院概况
延边大学科技学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中外合作高校之一,于1992年正式成立。1996年10月根据省教委有关规定,延边科技大学(筹)并入延边大学,改名为“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以国际化教育作为基本特征,有来自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教职员工,齐心协力,为努力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及专业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涉外型”高级专门人才而努力。本着为延边地区、中国其他地区以及东北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办学宗旨,通过与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百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姊妹院校和交流合作,科技学院每年与国外大学互派200余名交换生,还有部分学生可到国外公司受训,截至目前,送至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达到700余人。活跃的国际交流与互访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
1.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2年9月3日成立,幅员4.27万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总人口218.6万,其中,朝鲜族人口79.8万,占总人口的36.5%,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201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765.1亿元,是2007年的2.4倍,年均增长15.4%;实现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132.2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9.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骨架基本形成,人参、矿泉水等12个重大产业渐具规模,冶金、林产、医药、食品、化工等8个百亿级重大产业规划加快实施。吉林烟草工业、敖东药业、天池工贸、珲春矿业等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达到10500户。服务业稳步发展,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持续显现。成功打造“四季延边”旅游品牌,五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683.7万人次,年均增长20.5%。实现旅游收入447.4亿元,年均增长28.9%。
2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影响2.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韩两国文化的交流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影响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往来发展非常迅猛,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国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同时中国是韩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中外合作大学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在1992年建校至今的22年以来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的发展。
在科技学院教职员工队伍中,外国教职员122名占教职工总人数的近50%,来自美国、韩国、德国等11个国家,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韩国,他们在从事教育事业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将韩国的传统文化带入中国。科技学院与韩国锦湖集团合作,在学院区建立了“锦湖软件有限公司”,汇集了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成为延边地区最大的软件开发公司。并计划在2020年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将科技学院办成“产、学、研”一体的高技术综合区。同时,学院附属教育机构中大力运营起亚技术训练院、最高经营者课程、IT教育院、社会教育院、外国人学校和人力开发院等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最高经营者课程,就如何培养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性经营人才,顺应时代要求,在经营学的基础上,为活跃在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和中层管理者,提供更深层次的经营研究和企业管理课程学习,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2.2延边大学科技学院提供人力资本及人才输出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影响教育对经济的贡献量主要是通过测算教育的投入以及教育的过程,比较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分析教育活动对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或间接结果。朱坚强.教育经济学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4.
根据2005年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针对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的个案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延边大学在1996年至2005年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GDP 2005年为2121496万元,比1996年的1051359万元提高了101.7%。2005年新增劳动力创造GDP 6468.9万元比1996年新增劳动力创造GDP 1553.37万元增长了316.44%。延边大学提供的人力资本增长远远高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GDP的增长速度。因此,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存在各种人力资本的情况下,新增劳动力只有接受高等教育才能如此快速增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们的收入。1996年10月根据省教委有关规定,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并入延边大学,改名为“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截至2012年,科技学院中外方教职员工有300余人,占延边大学教职员工队伍的11.06%,在校本科生1557人数据来自延边大学科技学院教务处。占延边大学本科生人数的9.21%,图书资料9万册占延边大学总图书资料的2.66%。数据来自延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自评报告及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事处资料。如此可见,在延边大学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中外合作办学科技学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的延边大学科技学院在人才输出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派遣学生和教职员,赴国外进行短期考察和深造。几年来,已派遣170多名学生和教员赴国外进行短期考察;每年近180名学生赴国外进行一到二学期的交换生交流;近200名毕业生正在韩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的29所大学里攻读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更是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及正直人品,备受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三星、LG、现代等韩国独资或合资企业的欢迎。学院毕业生主要集中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广东、吉林、江苏等地,省份横跨河北、云南、浙江,远至海南、新疆。中外合作办学的科技学院为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和图们江流域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及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的延边大学科技学院虽然对延边朝鲜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办学机构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引进的优质资源少,学院运作经费匮乏,硬件设施设备过于陈旧,办学质量还不够高,学费过高等。而对普通高校越来越多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5万多元的学费,“不出国的留学”无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一堵厚实的墙。因此忽视了教育是公益事业的属性,给理论和实践造成很大的混乱。科技学院自并入延边大学后,在这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下设学院的名义下,越来越多的被国民所认知,招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长。但学生支出的学费是其他学院的两倍之多,而学院的硬件设施环境和学习设备等现状远远不能和延边大学其他学院相比,过高的学费却不能让学生享受到应有的条件,如果不能合理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势必会影响学院的建设、招生和发展,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的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2对策及建议
想要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首先必须从自身的根本抓起,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完善管理模式。加强合作双方的交流,真正地做到齐心协力,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及专业素质高级专门人才。外方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致力于各种教学和住宿建筑、学习、实验、科研、运动场所等硬件设施。大力引入发达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吸纳国外先进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从各个方面都达到国际化标准,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不出国的留学”。同时建立和拓宽沟通交流渠道,放眼洞察、审时度势,根据延边朝鲜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特点和需要,知己知彼,以强补弱,扶持和鼓励具有专业和市场特色的合作项目的发展,做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实现双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求,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科技学院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延边大学的一个重要学院,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学习氛围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气息,学院富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她的教学特点和管理模式也和其他的学院有着很大的区别。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要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校这个经济新引擎,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全社会教育投入,尤其是增加政府的投入。无论是作为提高劳动力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事业部门,还是作为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延边的高等教育投入都存在差距。应使高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大发展,就应给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科技学院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投入一定的资金资助、适当减免税收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延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要努力增加州政府的高等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要加快发展,就必须适时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为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延边经济增长的方式要转到依靠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带动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研究[J].甘肃科技,2004(12):206-208.
[2]刘宝存.大学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个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59-65.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伊志宏.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7]李龙熙.延边州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jlagri.gov.cnHtml2013_01_05/85147_89526_2013_01_05_153576.html.